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日本】全面解析日本國公立大學院

2017/01/24 11:21:54 澳際教育 編輯: 瀏覽次數(shù):4457 移動端
在日本的大學里,有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大批留學生和日本學生一起,接受著高層次的教育,不僅僅是在大學學部,在日本的大學院就讀碩士和博士學位的外國籍大學院生也為數(shù)甚眾。2008年5月1日的統(tǒng)計數(shù)字表明,在日本的大學,短期大學和高等專門學校就讀的學部留學生人數(shù)合計為63,175人,而大學院在籍的留學生人數(shù)為32,666人。在大學院留學生中,在國立和公立大學就讀的占了三分之二。但是要作為學部留學生考入日本的國公立大學,卻絕不是一件易事。在被譽為日本最高學府的東京大學,學部留學生只有264人,而大學院留學生卻多達2131人(2008年統(tǒng)計數(shù)字)。由此可見越是學術水平高的日本大學越是積極地吸收更高層次的人才。

近年來,日本人頻頻獲得科技類諾貝爾獎,獲獎者都是日本知名大學的大學院的指導教授,這反映了日本的科研水平或者了世界的認同,也說明日本政府對科研的大力扶持取得了成果。日本在2002年提出一個“21世紀COE項目”,旨在增加政府對大學的財政投入,扶持日本大學的科研水平進入世界頂級水平之列,而科研水平要提高,就必然要大力發(fā)展決定著大學的研究水準的大學院研究室。因此對大學院在資金等各方面都給與很大的支持,這讓眾多的外國研究者,留學生也得到了更好的條件和機會。日本對大學院在籍的留學生有很多扶持政策,比如減免學費,提供免費的留學生宿舍及就職支援等,對大學院留學生的扶持力度要遠遠大于學部留學生,就是獎學金的金額也要比學部留學生高。
?
一、日本大學院學制
日本的大學院生就是國內(nèi)的所說的研究生。各校的大學院會依據(jù)研究領域的不同而設置“○○研究院”,各大學院下再依據(jù)主要指導教授、研究方向的不同細分為“××研究室”。大學院分為兩年的“修士課程”和5年的“博士課程”,修士課程等同于中國大學研究生院中的碩士課程,而“博士課程”又分為“博士前期課程”(兩年)和“博士后期課程”(三年),修完前期課程,同樣可以獲得修士學位,繼續(xù)修完“博士后期課程”,通過論文審核可以取得博士學位。
?
二、日本大學院的六要項
1、報名年齡無上限
日本的大學院在入學的年齡上沒有預設上限,除了接受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外,多數(shù)校系,研究科也歡迎在職人士再回流接受進修。
2、沒有本科文憑也可以報考日本的大學院
中國不同的是,日本的大學院還可以接受??飘厴I(yè)生。雖然日本的大學院的入學條件規(guī)定要有16年以上的正規(guī)學歷,但同時也規(guī)定“如果被認為有相當于16年正規(guī)學歷畢業(yè)的水平的話”也可以報考大學院。而決定是否有“相當于16年正規(guī)學歷的水平”的關鍵人物通常是你選擇的導師。也就是說只要導師認可你,他說你有水平的話,即使沒有中國的大學本科文憑,也可以直接升入日本的大學院,而不需要再重新上大學。
3、“研究生”制度
日本大學院除正式學生外,還設置有“研究生”、“聽講生”與“科目履修生”等名目。這里的“研究生”的意思與中國所說的研究生大不相同。在日本的大學院學制規(guī)定中,只有“院生”身份是可以修得學分,并可于課程修了后取得學位,而“研究生”、“聽講生”與“科目履修生”等則屬于旁聽生性質(zhì)的身份,雖然也可以跟隨導師和其他正是的院生一起上課,但是學習完畢并不能取得任何的學歷和學位。研究生的錄取彈性較大,通常只要符合基本的條件并且取得教授的同意就可以入學,而院生需要通過校方的筆試面試等考試。但是“研究生”身份也同樣可以獲得一年的留學生簽證,而且跟隨導師學習一年,對導師和研究方向有了深入了解后再報考該導師的正式院生的話,被錄取的機會必然會大大的增加,只要在這一年中不出什么大問題的話,幾乎可以說是機會百分百。尤其是上面提到過的??粕脒M入日本的大學院的話,一般都會被建議先以“研究生”身份學習,花半年至或一年的時間作準備,之后再參加正式的大學院入學考試。
4、指導教授點頭,進大學院事半功倍
在日本,基于尊重學術研究者的前提,多數(shù)大學會賦予指導教授很高的決定權。其中也包括了在招收院生時的錄取優(yōu)先權。留學生申請大學院的時,雖然必須經(jīng)過各類的考試,但是指導教授的意見常??梢宰笥医Y果。在日本報考大學院,通常報考時就先指定指導教授,如果能和教授取得聯(lián)絡,獲得教授對你的能力和研究熱情地認可,就算是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5、跨專業(yè)報考須付出更多努力
日本大學院的招生簡章上大多并未規(guī)定必須是與所報考的研究方向相關的科系畢業(yè),因此跨專業(yè)報考不是不可能。不過,前提自然是必須事先已經(jīng)對相關研究主題有相當程度的專業(yè)知識,具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并且能夠提出具體的研究計劃書,讓教授能夠相信,即使你大學時不是學的相關專業(yè),但是你有足夠的知識基礎和專業(yè)眼光來完成這一領域內(nèi)的研究任務。而且入學后,教授也可能會要求先進入該大學學部的相關院系內(nèi)修學分或旁聽,以彌補基礎知識的不足。
6、一年二次報考機會
多數(shù)大學院會再在每年6~8月開始發(fā)放招生簡章,考季最早從8月開始舉行,時間最長延續(xù)到隔年3月,這是因為部分學校實施二次招生的緣故。第一次招生時間原則上在8月~10月間,稱為“秋季考試”,第二次招生時間原則上自入學當年的1月~3月,稱為“春季考試”。不論是參加秋季或春季考試,入學時間通常都是在4月,也有少數(shù)的大學有10月入學,兩年后的10月畢業(yè)的課程,但是10月畢業(yè)的話,找工作時有諸多不便,所以并不多見。
秋季考試的結果通常在年底以前就會放榜,因此,在安排報考學校的時候,就可以事先留意哪些學校有設置二次招生的規(guī)定。這樣,除了增加考試的機會外,也可以降低萬一秋季考試不幸落榜時的風險,秋試不成,可以在參加同?;蛩5拇涸?。不過,有些學校會視第一次招生的結果,來決定第二次招生是否要舉行,或者做名額上的調(diào)整。
?
三、大學院應考準備六須知
報考日本的大學院,不需要向報考學部一樣參加統(tǒng)一的留學生考試,而只需要參加所報考大學自己的考試即可。目前,僅極少數(shù)大學院可以根據(jù)書面資料審查直接錄取國外的學生,絕大部分仍要求外國籍報考者必須在日本國內(nèi)參加入學考試,首先必須遞交各種“書面資料”以及“研究計劃書”,再通過“專門科目”、“語言科目”、“小論文”等項目的筆試,最后是“面試”的關卡。
1、搜集資料?
搜集資料的工作越早做越有利。哪里有適合自己的大學院,考試需要準備些什么,著手得越早,才能夠準備得越充分。
2、聯(lián)系指導教授
前面提到過,不論你的入學過程是以研究生的身份入學,或者通過學校行政程序參與跟日本學生相同的入學院生考試,多數(shù)學校都會希望您能先自行與指導教授取得聯(lián)系,并且取得教授初步的入學許可,因此進入大學院過程中,與對方研究室指導教授取得聯(lián)系是相當重要的步驟。
最初和指導教授取得聯(lián)絡時,雖然不必把所有的資料統(tǒng)統(tǒng)遞交,有幾項基本材料是必須包括的,例如大學的任課教授的推薦信,個人履歷表,畢業(yè)論文以及研究計劃等等都需隨函附上。和指導教授的聯(lián)絡信函中必須有簡明的自我介紹(學歷表)、所屬單位、研究主題、再就是來信的主要目的。若是曾通過某位教授或前輩推薦,就要把該教授或前輩的姓名與所屬單位交代清楚。
要積極爭取登門拜訪教授的機會,一旦有了登門拜訪的機會,還可以搜集到許多研究室情報,特別是師長與學生間的互動氣氛、教學方式、或是向自己就讀該校的前輩詢問一些相關問題,幫助自己進一步確認是否還要申請該校研究科。
注意:
①如果想和教授見面,一定要預先以電子郵件或書信聯(lián)系,取得教授同意,確認時間,切不可突然前往。
②不要在同一所志愿校拜訪太多位教授,亂槍打鳥效果不一定好。
3.寫研究計劃書
研究計劃書可說是資料審查中最重要的評判對象,簡單而言,它是一份可以讓教授快速了解你在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里,對你所申請的這一專業(yè)領域的認識、作為與抱負。不過要注意研究計劃書不是論文,不必硬擠出一個完整的研究成果,因為你還只是處在研究前的準備階段,具體研究工作還是要到進入大學院后再進行。但是必須讓教授知道你對研究課題有自己的想法,以及未來想要從事的研究課題的基本架構與藍圖。
很多人在寫大學院的入學理由或者面試的時候經(jīng)常講“因為日本的××先進”,“為了學習××”,所以想報考大學院。這種說法是絕對錯誤的。因為大學院是做研究的地方,而不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是要用在之前已經(jīng)學習到的知識和方法來探究嶄新的未知的領域,得出你自己的見解和結論,也就是你自己的研究成果。所以在報考大學院的時候,首先要定好自己的研究課題或者研究方向,切記進入大學院的目的是“研究”而不是“學習”,如果你完全沒有感興趣想鉆研的課題,那么指導教授自然會認為你根本沒有進入大學院的必要。
一份完整的研究計劃書應依照“題目”(テーマ名)、“摘要”(研究の概要)、“背景”、“目的”、“研究方法與實施”(計畫)、“研究意義”(研究意義)、以及“參考文獻”等幾個部分做約2-4千字左右的具體陳述。
4.準備語言考試
日本的大學院對日語水平的要求一般不高。通常要求有日語能力考試1級成績就可,并不要求1級合格。最近一部分日本大學還推行全部用英語講課的國際化課程,所以即使你沒有學過多少日語,只要你有比較好的英語能力,也同樣有機會。??
如果有一定的日語基礎,可以閱讀一些專業(yè)領域的日語書籍,既可以增進語言能力,也可以增進專業(yè)方面的知識。不要以為專門科目比別人強,就忽略語言這一科,不到平均水準者可能會因此被淘汰掉。
5.做專業(yè)考試的準備
準備專業(yè)考試時,有兩個方法,一個是可以多做該校的往年入學考題的練習,另一個方法是將過去大學學過的東西拿出來再復習一番,從基本著手??碱}的內(nèi)容多為針對基礎科目,也可能參考該學部用書以及該研究科過去的論文發(fā)表,形式多為問答題,給考生最大的發(fā)揮空間。往年考題搜集部分,如果人在日本當?shù)厮鸭匀粫奖阍S多,學校圖書館內(nèi)就有過去的題目,民間出版社也會出版參考模擬的對策書籍。現(xiàn)在也有許多學校會把往年考試題放在網(wǎng)上提供下載,在海外想要直接報考院生課程者,也可以利用這樣的途徑去搜集,或者可以先查詢好需要的書籍,委托當?shù)嘏笥鸦蛘邍鴥?nèi)的日系書店代為購買。但是大學院的試題內(nèi)容涉及范圍非常廣泛,即使做遍了往年的試題,也不代表就能碰到類似的問題,所以平時就必須積極涉獵該領域相關的書籍,這樣對筆試小論文的部分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澳際成都分支 歐亞留學專家 劉劍老師


更多精彩內(nèi)容,請關注澳際成都官方微信(aojichengdu)了解!
免費咨詢熱線:028-86719516
澳際成都官方網(wǎng)站http://chengdu.aoji.cn/
辦公地址:成都市錦江區(qū)總府路2號時代廣場A座1009室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