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美國】申請美國統計學專業(yè)的同學必看!

2015/05/31 15:13:00 澳際教育 編輯: 瀏覽次數:1364 移動端

  統計肯定比生物統計廣泛,不用什么大道理,光看兩個專業(yè)的名字就知道了。統計不僅僅應用在生物上,剛才還少提了一個領域:教育,現在也有教育統計這個分支。

  統計的就業(yè)主要在制藥類和金融類兩個大方向,其他的相比之下,都是小分支小規(guī)模比如consulting, actuary,marketing etc。眾所周知,金融類現在一蹶不振,加上h1b的限制,光是這個限制就足以讓很多人飲恨了,所以最近這1-2年找工作,可能把重心放在制藥行業(yè)更穩(wěn)妥。如果制藥行業(yè)成了重點,統計和生物統計也就沒太大區(qū)別了。

  制藥的底蘊還是很充足的,也比較有錢。但是也要看到,下面的合并肯定會帶來更多的裁員,今年到明年年初之間,應該會有很多負面消息,就業(yè)形勢肯定不怎么樣。等風波過去,應該會穩(wěn)定很多。這些大公司的合并,不僅僅是為了豐富制藥手段,增加pipeline/ new drug,也可以強強合并,更能抵抗經濟危機影響。

  非制藥行業(yè)的職位一直都是有的,即使是金融/保險類公司,也不會徹底機會斷絕,不過,對于絕大多數碩士畢業(yè)生來說,就業(yè)還是瞄準職位最多的行業(yè)和地區(qū)比較好。

  受金融和制藥行業(yè)的影響,統計/生物統計類專業(yè)今年畢業(yè)的碩士,應該有很多找不到工作的,當然現在各個專業(yè)情況都是如此。10年秋季,也會有很多人轉而申請這兩個專業(yè)的博士,申請也會很受影響。

  碩士的申請情況

  統計類碩士的主要職位和工作性質,說白了,就是programmer,而且SAS是統計類專業(yè)第一大編程工具,所以很多工作職位,實際上,就是sas programmer。根據你的經驗程度和公司職稱的設置,你可能有SAS/Statistics Programmer I, II或者Senior、Lead等級別頭銜。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碩士,也有拿到十幾萬一年的,收入不比一般的博士低,靠嫻熟的statistical programming skills,混個容量不錯的飯碗,還是可行的。我感覺大部分讀統計和生統碩士的,還是期望靠統計找份工作,未必有很高的職業(yè)追求往上爬。

  對大多數人來說,統計只是一個工具,職業(yè)的初期,要靠對統計工具的基本知識來找到工作,工作幾年,在行業(yè)里積累經驗,才是最寶貴的,比如在金融或者銀行,你對于各種風險模型信用模型的理解,能夠結合著自己的統計知識做應用;再比如說Biostatistician們分析了pre/clinical trial數據集,研究了各種specification之后,你能熟練使用各種統計方法和工具來快速完成分配到的任務,而非僅僅掌握time series, multivariate, surviai等書本知識,一般也別人也不會指望你一個programmer把statistician/biostatistician的工作也給做了。

  但是很多時候,你做的東西可能很單一,最多做幾年,就成機械的重復了,就那些東西,反復使用,所以就有人希望能跳出這樣的工作,成為statistician/biostatistian,就算做不成director/manager,多年努力之后,career path上也會不同。不過一旦在career path上奮斗,就會有我前面說的問題:你沒有phd,發(fā)展受限。

  統計、生統類的主要出路,一個是制藥、生物技術類,一個是金融、保險、銀行類。不過近年來,越多越多的數據在各種領域被產生,無論是傳統的金融和制藥,還是新興的social network, data driven marketing, web,只有有數據的地方,就需要人來進行統計分析,而且基本模式是核心掌握在少數statistician手里,大量具體工作分配給小本小碩programmer們。

  同樣是做programmer,統計專業(yè)的學生,跟cs相比,一般編程水平欠缺,系統和軟件知識貧瘠,給力也曾經很好奇的跟幾個統計生統的博士詢問了他們是如何編程的,結論是如果是在軟件行業(yè),他們的程序沒法用,因為缺少甚至根本沒有QA(quality assurance,BTW,軟件的QA和其他行業(yè)的QA不是一個概念)。而統計專業(yè)的長處是會sas(這個,cs的一般不學),具有domain knowledge,比如很多cs的學生,多元分析或者時間序列之類的東西,了解甚淺甚至根本不懂。

  統計生物統計專業(yè)申請的五個特點總結

  1)中國人占統治地位

  中國人在統計生統行業(yè)占據統治地位,這個不光是指現在自費碩士,phd也是,faculty里面中國老師比例,相當于其他專業(yè),也是很高的。讀統計/生統、做統計類工作,不可避免,你要面對很多中國同事、同行,甚至可能置身于中國幫里。

  有些系里,中國老師已經掌權了,對申請來說,就是招生錄取過程中,中國老師能說了算,比如Michigan State,再比如哈佛。誠然,這些老師不是獨裁者,系里也可能輪換負責招生的老師,但是因為他們在系里的地位,即使哪年不負責招生,依然可以施加影響。

  2)排名僅作參考

  統計專業(yè)的排名很特殊。有些綜合名校,專業(yè)排名反而低;而專業(yè)排名好的,也有些學校綜合很不起眼。US news的排名,大體可以反映學科整體強弱,但是并不能說明申請難度。你瞅著排名靠后的,未必就是好申的。

  往往有些人蒙頭上來就想著要前30,俺總是提醒一下,無論你說的是專排還是綜排,建議把三十以后的學校也研究一下。對于很多人來說,整個統計、生統專排里的大部分學校都研究一下,可能更好一些。

  在乎綜合排名的大有人在。不要對照著us news統計生統排名看看,就很興奮的說,有些學校不錯,排名卻不高,看來是我的重點申請學校~~

  3)錄取看重修課背景

  統計這個專業(yè)不像eecs那樣有一堆會議/期刊甚至水會可以去投論文,能發(fā)會議論文的地方,一般檔次不高,比如生統,因為跟bioinformatics沾邊,自然有些會議可以投或者是BMC bioinformatics這類難度不大的,但是統計生統類專業(yè)做得好的research,都是投一些公認的好journal。

  作為本科生,無論是國內名校的還是海本,要有很好的科研弄到發(fā)journal論文的地步,難度很大。一般情況下,能區(qū)分開大家水平的只有GPA了。所以統計這個專業(yè)的錄取,很看重申請人修課記錄。你到底修了什么功課、難度如何、成績怎樣,錄取委員會的老師都很在意。 比如有的學??粗豶eal analysis,如果你沒修這門課或者沒有很好的成績,申請基本就掛了。這個就是典型例子。

  修課背景也跟學校出身相關,錄取委員會教授如果不知道你的學校,不了解課程難度和深度,你抖出一堆90分的功課,也未必就能引起重視。 如果你上了某牛老師的功課,尤其是有美國教育背景的,能要推薦信的一定要爭取到,拿不到的話,至少也要show off一下,你在某牛的課上,成績很優(yōu)秀。

  4)offer數量少

  統計生統系的規(guī)模整體上還是很小的。據給力估計,統計生統有能力給全獎的學校,包括沒排名也未必每年都有funding給offer的,加起來最多90-100個;好多top50的學校,每年給中國新生phd offer也就是幾個而已。跟eecs某些大系一個年級能給幾十個offer相比,規(guī)模實在是小,而國內數學統計類專業(yè)學生基數并不小。

  如果是申請master ad,整體上,統計類的好多名校,招生是很緊的,stanford, berkeley, harvard的確也招自費碩士,但是發(fā)給中國學生甚至大陸背景學生的ad,數目上是很少的;再往下數,牛校里招自費碩士生規(guī)模大的比如University of Chicago,11fall看名字總共也不過13個中國人入學,里面還有海本。并不是每個學校都跟某校似的,不管整體就業(yè)率不好,一口氣沖著至少五六十個名額去招。

  5)出身很重要

  國內申請統計類專業(yè)最有優(yōu)勢的應該是北大和中科大了,其他的學校都要差一些,復旦、清華、南開、浙大等也有人去牛校,但是規(guī)模離前兩個學校還是有差距的。北大科大的去哈佛斯坦福也被認為是牛人,但是不算轟動吧,而復旦浙大的拿下harvard, stanford的全獎,就能上報出新聞甚至鬧出點爭議性8g來,這個現象的背后大體說明了差距。

  這里無意于評論各個學校的聲譽或者某些牛人的申請戰(zhàn)績,更想指出一個事實:這些國內名校因為有出國的歷史,很多杰出的校友已經遍布美國各大統計和生統系,他們一旦掌權,帶來的不光是對中國學生有利,而且還意味著統計類專業(yè)的申請,會名校更牛、弱校更弱;中國教授們肯定了解國內學校在統計、數學方面的實力,招生自然也會傾向于他們心目中名校的優(yōu)秀學生。換句話說,山大、蘇州大學等也是211的優(yōu)秀學生(一般定義就是gpa/g/t三項成績優(yōu)秀了),他們未必看得上,而自己母?;蛘邍鴥却篌w水平學校的哪怕是中上游,他們也許會更看重。– 別忘了,這些老師當年也是經過高考出來的,甚至是當地的狀元榜眼探花、高考大小名人之類的出身,他們會如何看待國內各個學校學生生源質量的差別,不用廢話了。

  這些年來,美本(大陸出生中國人、赴美讀的本科)、美碩(在美國讀了碩士的)也是重要的沖擊。從不知名小學校本科畢業(yè),照樣拿unc生統全獎的例子,給力也知道,unc不算生統top3,但是往后數第四第五啥的,就該輪到了;至于在美國讀了master,申請到各名校全獎的例子,就更多了。隨著美本美碩數量的增多,沖擊會更大。

  有的學校對國內個別非top的學校也很青睞,比如中山大學,申請NCSU統計系就很吃香。有一年拒了很多人,但是給了中山大學本科三個offer — 要知道,原因據中大學生說是有某師姐去了NCSU,表現很NB,為本系后輩打下一片樹蔭 乘涼。12fall聽說NCSU統計系依然給了中大offer。。。

  很多國內重點大學的優(yōu)秀本科,本校沒有出國傳統,申請就很吃虧,一般情況下,有個專業(yè)top50的博士全獎,可能就到頂了,有時候,連前50的全獎都是奢望。12fall東南沿海某重點大學出了個公認的本科牛人,硬件很出色,也拿了某美國名校統計系前系主任推薦信,申請前50全獎我聽說是顆粒無收。俺不了解此人申請做得如何、是否有啥特殊原因,但是這樣的例子時有聽說。

  無論你是否贊成這種看重出身的觀點,隨著更多大陸出身的中國人在美國獲得教職、順利發(fā)展,這種現狀會繼續(xù)維持的。這就是現實。

  有的同學說我申請的是自費碩士,自費讀書的情況不同。自費讀碩,這種壁壘的確就不是那么強了,12fall最早爆出生統牛ad的申請人,背景也很一般。但是考慮到現在申請人心氣都普遍很高,但凡成績還像點樣的,貌似人人都要前30,而且還很看重綜合名氣,所以俺這里還是提醒,名校的自費碩士也不容易申請,整體上招生規(guī)模挺小的,詳情請參考本文上面。

  近年來的海龜老師們,也給申請帶來一些變化,比如美國南部某大學的一位博士畢業(yè)生,海龜到國內西南某重點大學,推薦的一個本科就順利的拿到了他畢業(yè)學校的全獎。上海財經大學有人拿到過harvard統計的MS admission,同濟大學也有哈佛生統碩士的admission,追究一下背后的原因,都是有這類海龜/海外交流的幫助。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