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閉

澳際學(xué)費在線支付平臺

念念不忘 歲月靜好

2015/02/15 17:45:13 澳際教育 編輯: 瀏覽次數(shù):1042 移動端

  從荷蘭回國已有好些日子??晌覍δ莻€遙遠(yuǎn)的歐洲小國的思念之情,卻越發(fā)深厚,絲毫不減。真摯的感情是鐫刻在心底,從不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淡去。有人說:當(dāng)思念深入骨髓后,便會化作一種難以言說的痛,這種痛是匆匆惜別后,再見之日遙遙無期的萬般無奈。

  每當(dāng)夜深人靜,萬籟俱寂之時,翻看手機(jī)里在荷蘭拍的照片,心里總會涌起一段深深的牽掛,可以說是對那充滿鮮花和童話的國家的想念,也可以說是對一座彌漫著歷史氣息和馥郁花香的城市的牽掛,或者更可以說,是對那段靜好的歲月的追憶,對那顆無牽無絆的自由靈魂的追尋。

?

  不知是在命運的安排,亦或是在緣分創(chuàng)造的美麗巧合下,我在大學(xué)能夠有機(jī)會學(xué)習(xí)荷蘭語。在有著14億人口之多的中國,我選擇了學(xué)習(xí)荷蘭語,這樣一個小到人們幾乎從未聽聞的小語種。

  這的確是一個瘋狂的決定,但這個決定卻意外地帶給了我別樣的人生。也為我打開了一扇通往自由,包容,美好世界的大門。學(xué)習(xí)荷蘭語,讓我與荷蘭,這個在世界另一端的美麗小國結(jié)下了一段浪漫之緣。從中國到荷蘭有8000多公里距離之遠(yuǎn),而荷蘭之于我的距離,僅僅只有一顆心的距離。我在這幾年對荷蘭文化和荷蘭語的學(xué)習(xí)早已填滿了整顆心,心滿了,距離也化作了零。因而,荷蘭跟我之間有種惺惺相惜之感。

  盡管在去荷蘭留學(xué)之前,我從未親自去過那兒,但這個遙遠(yuǎn)的國度已然成為了我靈魂的故鄉(xiāng)。熟悉又陌生,她是陌生的,因為我的足跡從未踏上她的半寸土地;她又是熟悉的,因為我在多少個夢里已經(jīng)去過,勞碌的靈魂也曾在郁金香花田里休憩,迷茫的思緒也曾飄散在夕陽下的風(fēng)車?yán)铩?/p>

  初識格村,情意綿綿

  很幸運,大三這一年,我的學(xué)校跟荷蘭格羅寧根大學(xué)建立了合作關(guān)系,緣于此,我們可以去格大學(xué)習(xí)一年時間的荷蘭語。

  這個令我魂牽夢縈的國家,我終于可以親自去看看了,去感受她的溫度,去聽她訴說的故事。

  剛到格羅寧根之時,我從未想過此時此刻竟會對她如此想念。并且我對格村的這份感情并非是一見鐘情,也非一朝一夕。這是時間譜寫的一段佳話。

  格羅寧根,這個荷蘭最北的城市,當(dāng)初對她似乎還有一些小小的不滿,因為她在最北,所以相對離大城市較遠(yuǎn);因為她最北,所以當(dāng)?shù)厝撕商m語口音很有"特色";以為她最北,好多朋友都憚于距離彼此有了疏遠(yuǎn)。

  乏味的生活從來都不是因為遙遠(yuǎn)的距離,如果打開心房,廣交朋友,自然會迎來歡笑和美好。如果在一個城市里,因為她的偏遠(yuǎn),讓你有了孤寂乏味之感,只能說你不夠了解她,或者說你不夠愛她。愛上一座城市,跟愛上一個人是一樣的。只有你愛她,她才會帶給你不盡的快樂。

?????

  剛開始,我每天騎著自行車在大街小巷漫無目的地穿梭,只為探索這座城市的神秘。格村不大不小的格局對于騎自行車的人們來說很是方便。荷蘭語里有一句俗語是" Klein maar fijn" 意思是:小而精致(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這句話用來形容格村非常貼切。

  每個陽光明媚的清晨,格村從寧靜的夢鄉(xiāng)蘇醒,開始新一天美好。每個陰雨綿綿的黃昏,格村在繁忙和喧囂聲中緩緩落幕,風(fēng)和日麗之時,格村是風(fēng)姿綽約的,妖嬈嫵媚;雨雪突臨之時,格村也會是陰郁憂傷,楚楚可憐的。

  經(jīng)過魚市(Vismarkt) 時,會感受到格村人熱鬧非凡的市井生活,學(xué)生,上班族,主婦們在這里采購,精心打理生活;經(jīng)過格大圖書館時(Universiteit Bibliotheek ),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學(xué)生們在這里輕嗅書香。各式各樣的自行車鋪滿了整個廣場,午后陽光和煦,學(xué)生們坐在臺階上談?wù)撝鴮W(xué)習(xí),閑聊著課后的聚會;經(jīng)過北部的公園(Noorderplantsoen)時,寧靜的湖泊上幾只天鵝正戲著水,松軟的草坪上一對情侶正愜意的躺著閉目養(yǎng)神,靜謐的樹林里時不時傳來悅耳的鳥鳴。

  當(dāng)這一幕出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陶醉著,并且我也陷入了沉思,這不正是我想要的生活嗎?一顆躁動的心似乎瞬間回歸到了寧靜,漂泊的靈魂也找到了一片祥和的棲息地。

  我不禁想到了人們在北京的生活。來自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的人們懷揣著最初的夢想,日日夜夜奔波在擁擠的地鐵和林立的高樓之間。北京給了人們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更多可以改變命運的機(jī)會。但同時,這樣的冷漠與繁忙也禁錮了人們的自由。疲于奔命,麻木無感。車水馬龍,燈紅酒綠。人們已經(jīng)似乎忘了生活本來可以是一首詩,生活本來是一首歌。相對巨大的北京而言,格村的確是一座小村子,但卻是一座充滿詩意的自由之村,一塊讓人心靈沉淀的凈土。

  赤子之心,異國之思

  我對荷蘭如此癲狂的愛,不禁會讓人覺得這是崇洋媚外。其實不然,我一直很驕傲自己是一個中國人。我在中國文化的熏陶下成長和學(xué)習(xí),傳統(tǒng)的東方情懷讓我學(xué)會了兼容并蓄,海納百川。學(xué)一門國家的語言,自然首先要熱愛她的文化,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在我對荷蘭語的學(xué)習(xí)過程中,我知道了這個歐洲小國不僅有獨具風(fēng)情的郁金香,風(fēng)車,奶酪,木鞋,也有令人大開眼界的紅燈區(qū),大麻館,同性戀俱樂部,同時還有孤獨的天才畫家梵高,倫勃朗,維梅爾。荷蘭跟中國是如此不同,不同得似乎讓我覺得置身于另一個世界。但是人類始終是有感情的生物。不論是什么膚色,不論說什么語言,不論文化背景有多大差異,只要有感情,總會找到共通點。人類擁有的情感是人類由猿到人漫長進(jìn)化史里最美好的證明。

  在荷蘭生活的時間里,我很少感受到“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背井離鄉(xiāng)之苦。有時與荷蘭朋友交流一些深層次的話題時,會感慨到我們竟然有如此多的共鳴。雖來自完全不同的國家,接受不同的教育,但是我們的思維卻是一直遨游在同一個世界里,與現(xiàn)實空間無關(guān)。似乎我本應(yīng)該是屬于這里的。在國內(nèi),很多事情由于涉及到一些敏感話題,很難暢所欲言,在荷蘭,我可以言之所想,閑暇時與志同道合的朋友把酒言歡,這樣的自由放松,情感交融,何來漂泊之感。

  對于荷蘭和格村的想念,此刻即便是化作了千言萬語,也只是承載了其中淺淺的一卷情思。那更深的想念,只待在未來的某一天,終將會踏上歸程:繾綣不相離,思念如初。

????????????

相關(guān)留學(xué)熱詞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