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澳洲八大名校之國立大學

2017/04/07 11:10:18 編輯: 美國 瀏覽次數(shù):478 移動端

  澳洲八大名校之國立大學,出國留學,去往澳洲留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NU)坐落在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是澳大利亞唯一由聯(lián)邦國會專門單獨立法而創(chuàng)立的大學,連續(xù)多年在澳大利亞大學排行榜上名列第 1,在各世界大學排行榜上多次名列全世界前20。學校占地226公頃,四周被國家自然保護區(qū)、格里芬湖和市中心環(huán)繞。澳大利亞科學院(AAS)、澳大利亞 人文科學院(AAH)、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ASSA)和澳大利亞法律科學院(AAL)皆坐落在其校園中,并基于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而建立。該校的澳大利亞 聯(lián)邦院士人數(shù)超過270名,居澳大利亞所有大學第1;其皇家學會的會員人數(shù)比澳大利亞的其它所有大學的總和還多;杰出校友包括6名諾貝爾獎得主和2名澳大 利亞總理。它的光學研究中心,憑借著光纖通訊方面的研究成果,獲馬可尼國際獎;核物理與雷達科學家奧利芬特爵士、青霉素發(fā)現(xiàn)者弗洛里爵士、杰出的歷史學家 漢考克爵士、經(jīng)濟學家?guī)炷匪咕羰?,以及新一代眾多知名學者讓它熠熠生輝。2013年4月18日,該大學宣布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

  1、學校簡介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英語: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又譯澳洲國立大學、澳國大,簡稱ANU)是一所位于澳大利亞首都特區(qū)堪培拉的研究型國立大學,澳大利亞八大名校之首(Group of Eight,Go8),同時也是國際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IARU)、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APRU)以及大學天文研究協(xié)會(AURA)的盟校之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于1946年由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創(chuàng)建,是澳大利亞唯一由聯(lián)邦國會專門單獨立法(《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案》)創(chuàng)立的國立大學(校名中的 National)。起初是一所研究型大學,到1960年起開始增加大學的教學部分,1992年與堪培拉藝術學院合并,至今已發(fā)展成一所集科研與教學為一 體的綜合性大學。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教學及研究水平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望。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QS世界大 學排名、美國新聞周刊、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研究理事會等各式主流大學排行榜上,ANU皆多次被評為澳大利亞大學的第1名,多次名列全世 界前20,穩(wěn)居世界前50大,是南半球的第一學術重鎮(zhèn)。曾兩度被澳大利亞高等教育品質(zhì)保證委員會評議為第一等級大學,也曾被《亞洲周刊》列為澳大利亞最頂 級的多元教育大學,并多次位居澳大利亞大學綜合排名第1名。

  作為澳大利亞唯一享有“國立”資格的著名學府,澳大 利亞國立大學許多學科的學術地位在澳大利亞獨占鰲頭,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以其卓著的學術成果、高素質(zhì)的研究人員而著稱,成為澳大利亞高級科研人員向往的圣 地,學校的科研專家曾獲得過多次包括諾貝爾獎在內(nèi)的世界級學術大獎。澳大利亞有史以來獲得的11個諾貝爾獎中,有6個是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獲得的。

  ANU在澳大利亞和大洋洲具有特殊的學術地位,澳大利亞五大國家科學院就有四座是設立在ANU校園,并基于ANU而建立,分別是:澳大利亞科學院(AAS)、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AAH)、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ASSA)和澳大利亞法律科學院(AAL)。

  ANU的澳大利亞聯(lián)邦院士人數(shù)超過270名,居所有澳大利亞大學之冠;并且該校的皇家學會的會員人數(shù)超過了全澳大利亞總會員數(shù)的一半,比澳大利亞的其它所有大學的總和還多。杰出校友包括了六名諾貝爾獎得主與兩名澳大利亞總理等。

  2013年4月18日,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在官網(wǎng)宣布,認可中國的高考成績。由此,該大學成為在悉尼大學之后,又一所認可中國高考的全球性大學,從此中國的高中生可以憑借高考成績直接入讀該大學的本科課程。

  ANU 最新世界排名: QS 2013 世界排名第24位 Times 2013 排名第37位。

  根據(jù)QS世界大學排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三大主要領域從2007年起全部都保持在全世界前21名。

  2、發(fā)展歷史

  20世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是依據(jù)澳大利亞聯(lián)邦國會通過的專項法案而創(chuàng)立的。該法案由當時的澳大利亞總理班·奇夫利(Joseph Benedict Chifley)以及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重建委員會主任約翰·戴德曼(John Dedman)所共同提出,并得到了反對黨領袖羅伯特·孟席斯(Robert Menzies)的全力支持,順利于1946年8月1日獲得通過,法案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案》。

  創(chuàng)校宗旨是建立一所頂尖的研究型國立大學,以提升澳大利亞的整體學術研究實力。ANU也成了澳大利亞唯一由聯(lián)邦國會立法設立的國立大學(校名:National),不同于澳大利亞其它的公立大學——皆是由各地州議會立法設立。

  ANU成立后,大批杰出的澳大利亞學者們開始加入ANU的創(chuàng)建行列,其中包括了在核物理和雷達科學家馬克·奧利芬特爵士(Mark Oliphant,澳大利亞科學院創(chuàng)院院長)、青霉素的發(fā)現(xiàn)者病理學家弗洛里爵士(Howard Florey,諾貝爾獎得主)、歷史學大師漢考克爵士(Keith Hancock)和著名的經(jīng)濟學者庫姆斯爵士(Herbert Cole Coombs)等等。

  創(chuàng)校初期,ANU致力于尖端科技的研發(fā),并且只招收研究生。直到1960年將當時隸屬于墨爾本大學的Canberra University College并入,才開始招收大學部學生。1979年創(chuàng)立ANU Enterprise,負責事業(yè)單位的營運,例如:科研專案承接、精密科學儀器生產(chǎn)等等。

  21世紀

  在澳大利亞首都特區(qū)堪培拉的都市計劃藍圖中,ANU主校區(qū)不僅僅是一般大學校區(qū),同時也規(guī)劃設立ANU醫(yī)學院和ANU附屬醫(yī)院。2001年4月,經(jīng)過八 個月的公共辯論和政府會議討論,澳大利亞政府宣布挹注ANU成立澳大利亞第12所(世界第896所)醫(yī)學院。僅僅經(jīng)過幾年發(fā)展,ANU醫(yī)學院現(xiàn)已在澳洲的 醫(yī)學院中名列前茅。

  當今風采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擁有7大學院: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物理和數(shù)學科學院(College of Physical & Mathematical Sciences)、醫(yī)學生物和環(huán)境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Biology and Environment)、工商和經(jīng)濟學院(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工程和信息科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亞洲和太平洋學院(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法學院(College of Law)。

  學生以研究生為主,本科生較少,學生總數(shù)不多,但學術氣氛濃厚,學術水平極高。學校為教學和科研提供了大量設施和儀器,使學生享有良好的學習科研環(huán)境。例如,天文物理研究院在堪培拉的Mt Stromlo和新南威士州的Siding Spring都設置了天文臺和觀測中心。

  大學開設的主要科系(另可 參見“學院架構(gòu)”目錄):人文學、社會學、生理、醫(yī)學、物理、數(shù)學、光子學、音樂、法律、金融、工商管理、會計、經(jīng)貿(mào)、文學、亞洲研究、工程、信息技術、 法律等。藝術學院開設了可視藝術、音樂、電動化藝術課程。研究院、研究單位和學術中心開設了生物、化學、物理、醫(yī)學、地球科學、機械、信息科學、社會學、 太平洋地區(qū)和亞洲研究等研究課程。

  發(fā)展策略

  在 2011年9月,ANU校長宣布了為期十年的新校務發(fā)展計劃。依據(jù)此發(fā)展計劃,未來十年ANU將致力于提升學術研究(Research)與教學(Education)品質(zhì),并積極強化其在澳大利亞與亞太地區(qū)公共政策智庫(Public Policy Resource)的角色。進而于2020年前將ANU定位并確立為不僅是澳大利亞國家的(National)大學,同時也是最好的(Finest)大學。經(jīng)過長達七個月的規(guī)劃與討論,細部計劃與短、中、長期執(zhí)行策略皆于2011年9月22日開始在ANU官方網(wǎng)站上公布。

  3、學術評鑒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被認為是澳大利亞和南半球的頂級學術殿堂,根據(jù)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上海交大等著名世界大學排行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均排名澳大利亞第1,同時在整個南半球亦是排名第1。

  全球綜合排名

  機構(gòu)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南半球

  QS世界大學排名16162316161617202624

  1

  THE全球綜合排名16162316161617433837

  1

  THE全球聲望排名

  5144

  2

  THE全球排行

  領域201020112012

  人文學科144

  社會科學2218

  2011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人文學科與美國常春藤盟校普林斯頓大學并列全球第四,超越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

  QS全球排行

  學科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

  人文學科101212171313

  社會科學161411131616

  自然科學192121201920

  電機資訊393642454450

  生命科學283721363944

  ANU各學術領域皆屬世界一流,達全球前五十名;其中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三大主要領域更是堪稱世界頂尖,從2007年起全部保持在全世界前21。

  科研實力排名

  評鑒機構(gòu):20112013

  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1

  澳大利亞杰出研究計劃(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ERA),是澳大利亞第一個由聯(lián)邦政府主導的官方大學排行榜。

  世界大學辯論排行,ANU學 生參加世界大學辯論賽,屢創(chuàng)佳績,于世界名校辯論賽的總積分排名高居全球第九,名次高于普林斯頓大學(No.17)、哈佛大學(No.26)、倫敦政治經(jīng) 濟學院(No.27)、史丹佛大學(No.30)和康乃爾大學(No.46)等世界一流名校。

  4、學校排名

  在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上海交大等著名世界大學排行版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均名列澳大利亞第1,同時也是整個南半球排名第1的高校。

  國內(nèi)排名

  在QS世界大學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上海交大等世界大學排行版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均名列澳大利亞全國第1。

  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的官方大學排名澳大利亞杰出研究計劃(Excellence in Research for Australia, ERA),是澳大利亞第一個由聯(lián)邦政府主導的官方大學排行榜。負責這項計劃的是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這份歷時3年才完成的報告發(fā)現(xiàn),全澳大利亞范圍內(nèi)41所大學,只有前12所大學在科研方

  面的表現(xiàn)不低于國際水平,其中排名前4的學校能夠被認定為遠高出國際水平。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為這份官方榜單里的第1位,被這份澳大利亞的官方榜單認為是全澳科研水平最高的大學。

  全球高校網(wǎng)(4ICU)國家高校排名 第1位。

  2005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增刊》第13次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列入“世界百所頂尖科技大學”的名單之中,認定該大學在澳大利亞排名第1。

  上海交通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也認定該大學在澳大利亞排名第1,在全球排名第50余位。

  此外,該大學在《優(yōu)秀大學指南》的教學質(zhì)量、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和起薪點等項目中,經(jīng)常獲得5星級排名。

  全球排名

  機構(gòu)20032004###200620072008200920102011南半球

  QS世界大學排名1616231616161720

  1

  泰晤士高等教育1616231616161743

  1

  上海交大4953535457595959

  1

  根據(jù)2009年的QS世界大學排名,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排名全世界17,是除了美國和英國的幾所著名大學之外,全球排名最高的學府,名次緊接在斯坦福大學和常春藤聯(lián)盟的康乃爾大學之后。

  2008年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 世界100強大學排名 第16位。

  RankSchool NameCountrySizeResearchFocusScore

  16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AustraliaMVHCO92.00

  2010《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世界最佳大學排名top400 第20位。

  20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NU)Australia88.6

  Academic Peer Review Score 100Employer Review Score 80Student to Faculty Score 75International Faculty Score 99International Students Score 95Citations per Faculty Score 72

  2011-2012年QS世界大學排行榜,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高居世界第26位,澳大利亞大學排名第一位(第二位的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為第31位)。

  2011-2012年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大學排行榜(THE),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高居世界第38位,澳大利亞大學排名第二位,僅低于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一位(37位)。

  韋伯麥特里克斯網(wǎng)(Webometrics)世界大學排名 第48位。

  專業(yè)排名

  2010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生命科學和生物醫(yī)學專業(yè)大學排名世界第37位

  2010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藝術和人文科學專業(yè)大學排名世界第12位

  2010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技術專業(yè)大學排名世界第36位

  2011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 社會科學和管理專業(yè)大學排名世界第13位

  2011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 現(xiàn)代語言學,哲學和區(qū)域研究專業(yè)大學排名世界第6位

  2011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地球科學,語言學,環(huán)境學,政治學以及國際關系研究等專業(yè)排名位列世界前10位

  2011泰晤士報高等教育-QS生命科學—心理學世界第20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25個科目全部榜上有名,其中21科居世界前五十名,在澳大利亞大學排名中,ANU的25個科目有11個科目位居全國第一。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哲學Philosophy專業(yè)排名世界第6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歷史History專業(yè)排名世界第7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地球和海洋科學Earth & Marine Sciences專業(yè)排名世界第8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環(huán)境科學,地理學,語言學專業(yè)排名世界第9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政治學及國際關系學Politics & International Studies專業(yè)排名世界第10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法律,社會學專業(yè)排名世界第14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現(xiàn)代語言學Modern Languages專業(yè)排名世界第18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數(shù)學Mathematics專業(yè)排名世界第19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會計與金融Accounting & Finance專業(yè)排名世界第20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心理學,傳媒與媒體研究專業(yè)排名世界第24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經(jīng)濟學與計量經(jīng)濟學Economics & Econometrics專業(yè)排名世界第27位

  2012年QS世界大學單科排行榜:化學,計算機科學,統(tǒng)計學及運籌學專業(yè)排名世界第31位

  5、校園治理

  ?;?/p>

  ANU老版校徽以藍色盾為底;紋章象征南十字星座光輝下的澳大利亞聯(lián)邦;中間的回力鏢(Boomerangs)圖騰,代表著國家權(quán)力的核心:澳大利亞國會大廈;水波紋則帶有太平洋與大洋洲的含意。校徽下的拉丁文格言則是校訓:Naturam Primum Cognoscere Rerum(拉丁文,意思為:First to learn the nature of things;中文譯:最重要的是認清事物的本質(zhì))。此校訓是源自于羅馬共和國哲學家、詩人盧克萊修的詩句。

  2011年初開始,ANU推行采用新的白底標識(Logo),逐步取代使用多年的舊款方格狀大字標識。

  新標識的設計概念為簡化風格,強化標示的魄力和清晰度,并改變字體與用色,主要目的在于讓它于運用上能夠有更高的靈活性。

  權(quán)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內(nèi)有一柄傳承自英語世界最古老大學的銀白色權(quán)杖,象征其歷任校長與校監(jiān)之學術權(quán)威。

  此權(quán)杖是在1950年由牛津大學獻贈給ANU,與該校的牛津權(quán)杖(Oxford mace)完全相同,是由十八世紀金匠Benjamin Pyne以黃金打造而成。其所散發(fā)出的潔白光輝,乃是由于外層鍍上的一層白銀。

  在畢業(yè)典禮等重要儀式上,可見到這柄權(quán)杖。由執(zhí)杖吏(Esquire Bedel)負責持杖,引導學校行政高層與校務委員會的成員進場和離席。在學位授予的儀式過程中,此杖會被安置在校長座前鑲有ANU?;盏恼燃苌?。權(quán)杖頂端,則必須對向臺前的學位頒布者:校監(jiān)(Chancellor)。

  管理團隊

  根據(jù)1991年由澳大利亞聯(lián)邦政府所修訂的《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法案》,ANU采用委員會制的方式治理校園。校務委員會由十五名委員組成,負責任命校長和院長、審核治校方針和年度預算、樹立營運政策和程序,以及監(jiān)督辦學成果、產(chǎn)學合作和風險控管等。

  校務委員會的主席由ANU校監(jiān)(Chancellor)擔任;副主席由副校監(jiān)(Pro-Chancellor)擔任。校長(Vice-Chancellor & President)則是學校的行政首長,在校務委員會的授權(quán)與監(jiān)督下,負責學校的實際營運和行政團隊管理。

  校監(jiān)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歷任校監(jiān)皆由德高望重的政要名流或?qū)W者出任。過去也曾由諾貝爾獎得主和卸任的澳大利亞總理擔任。除了主持校務委員會外,校監(jiān)亦在畢業(yè)典禮上負責主持學位頒授儀式。

  現(xiàn)任校監(jiān)為Gareth Evans(2010-),曾任澳大利亞工黨黨魁;澳大利亞聯(lián)邦參議院議長、司法部部長、外交部部長等;聯(lián)合國秘書長顧問;國際危機組織執(zhí)行長;亞洲太平 洋經(jīng)濟合作會議(APEC)發(fā)起人與第一屆APEC部長級會議主席;東南亞國協(xié)(ASEAN)區(qū)域論壇發(fā)起人;御用大律師(英國王室律師);曾獲澳大利亞 聯(lián)邦政府勛章和聯(lián)合國獎章等;英國牛津大學榮譽院士、劍橋大學期刊編輯顧問、美國耶魯大學與史丹佛大學顧問等等。

  校務基金

  在2011年,ANU獲得約1.2371億澳元的募款資金,繼續(xù)高于墨爾本大學和悉尼大學成為人均獲款第一的大學。

  獎學金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每年都向國際學生提供一定數(shù)量限制的獎學金。如果學生在預科階段的所有功課的成績都非常優(yōu)秀,那么可以提出獎學金申請。

  學士學位課程的獎學金覆蓋已申請的全部學術課程的學費。攻讀碩士或博士研究課程的國際學生獲得的獎學金可包括生活費等。另外,優(yōu)秀學生還可以申請獲得由澳大利亞政府贊助的獎學金。

  6、學院架構(gòu)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共有七大學院: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物理和數(shù)學科學院(College of Physical & Mathematical Sciences)、醫(yī)學生物和環(huán)境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Biology and Environment)、工商和經(jīng)濟學院(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工程和信息科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亞洲和太平洋學院(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法學院(College of Law)。

  學院底下設有研究院(Research Schools),研究院除了進行學術研究外,也肩負研究生和大學生的教學。學院另行下轄的教學學院和院系(Schools)則以提供教學為主。有些學院還設有研究所/學會(Institute)和智庫中心(University Centres),如擔任聯(lián)邦政府智庫角色,并專注于學術研究。

  ANU高階研究中心與學院附設智庫中心等校內(nèi)研究組織,會依照聯(lián)邦政府需求或研究需要而進行不定期的整并或新設。最新的ANU學術架構(gòu)請參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官方網(wǎng)站:ANU詳細學院學術架構(gòu)或ANU學院架構(gòu)。

  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院

  人文藝術和社會科學院(College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s)分為社會科學研究院(Research School ofSocial Sciences、RSSS)和人文藝術研究院(Research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the Arts、RSHA)。其中,社會科學研究院致力于歷史、哲學、社會學、政治學和國際關系、中東研究、拉美研究等領域。人文藝術研究院則涵蓋藝術、音樂、人類學、考古學、古典文學、藝術史、英語文學、戲劇、電影研究、性別研究、語言學、歐洲語言等領域。

  歐洲研究中心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歐洲研究中心(ANU Centre for European Studies;ANUCES),隸屬ANU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由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和ANU共同成立。2011年9月歐盟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José Manuel Dur漀 Barroso)到澳大利亞訪問期間,特地安排前往ANUCES訪問并舉行公開演說。

  澳大利亞國家辭典中心

  澳大利亞國家辭典中心(Australian National Dictionary Centre;ANDC),是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與牛津大學于1988年共同成立,合作研究澳大利亞英語,成果委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澳大利亞英語字典。

  ANU是亞太地區(qū)的語言學研究與教學之重鎮(zhèn),2012年在世界大學語言學領域排行第9名(參考條目:語言學領域大學排行列表),包括標準漢語、廣東話、蒙古語、臺灣南島語、日語、韓語、泰語、馬來語等等;ANU也是自然語義理論(Natural Semantic Metalanguage;NSM)學派的大本營。

  物理和數(shù)學科學院

  物理和數(shù)學科學院(College of Physical & Mathematical Sciences)包括天文和天體物理學研究院(Research Schoo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物理工程研究院(Research School of Physical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RSPE)、化學研究院(Research School of Chemistry)、數(shù)學研究院(Mathematical Sciences Institute)、地球科學研究院(Research School of Earth Sciences)和澳大利亞國家公眾意識科學中心(Australian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Science;CPAS)。

  核物理系(隸屬于物理工程研究院):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被視為是核聚變(核融合)科技的發(fā)源地。核聚變實驗于1932年由澳大利亞科學家馬克·奧利芬特爵士(Mark Oliphant、澳大利亞科學院創(chuàng)院院長、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物理工程研究院創(chuàng)院院長)首次實施;隨后于1950年,他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500兆焦耳單極子發(fā)電機(homopolar generator)、7.7兆電子伏回旋加速器(cyclotron),并成立了全球著名的核聚變等離子研究所(Fusion Plasma Research)。

  ANU校內(nèi)的等離子核聚變研究設施(Plasma Fusion Research Facility)H-1NF是全球核聚變與等離子研究的重鎮(zhèn),也是南半球唯一的核融合研究設施。

  公共意識科學中心:

  澳大利亞國家公眾意識科學中心(Australian National Centre for the Public Awareness of Science;CPAS),是澳洲國立大學的眾多研究中心之一,同時也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在亞太地區(qū)的重要合作伙伴與據(jù)點。以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方面的研究而聞名。

  醫(yī)學生物和環(huán)境學院

  醫(yī)學生物和環(huán)境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Biology and Environment)包括約翰科廷醫(yī)學院(John Curtin School of Medical Research;JCSMR)、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醫(yī)學院、環(huán)境社會研究院和生物心理和人口健康研究院。

  工商和經(jīng)濟學院

  商學院簡介

  國立管理學研究生院(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of Management;NGSM),曾經(jīng)是ANU最主要的商學院(Business School),1994年創(chuàng)立后一直以企管碩士(MBA)聞名于海內(nèi)外。2006年ANU進行全校學院架構(gòu)改組,NGSM與原本的經(jīng)濟學與商務學院(Faculty of Economics and Commerce)一起并入新成立的ANU商學與經(jīng)濟學院(ANU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CBE)。2011年底,CBE提案經(jīng)校務委員會審核同意,進行組織再造,將其下轄的四個學群(Schools),全部升格并改名為研究院(Research Schools)。

  教學與學術評價

  2000年,在《亞洲周刊》中,商學院獲得亞太地區(qū)排名前10大。

  2000年,在《澳洲優(yōu)秀大學指南》中,商學院獲得最高等級之五星級評價。往后歷年評鑒,ANU大多五星。

  2003年,國際經(jīng)濟學百大榜,澳洲第1名。共兩所澳洲大學入榜。

  2004年,全球統(tǒng)計學排名第33名,澳洲第1名。經(jīng)濟學全球第56名,澳洲第2名。

  2005年,亞太地區(qū)會計學排名,前10名。

  2006年,墨爾本大學高等教育品質(zhì)排名,ANU商學院排行全澳洲前3名。

  2007年,獲得澳洲聯(lián)邦政府教學卓越(Excellence of Teaching)最高等級之A1排名。

  清華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管理碩士學位教育項目自2004年開始招生,由北京清華大學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兩大世界名校聯(lián)手,經(jīng)中國教育部與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始合辦管理碩士課程(Master of Management Program),為中國各行各業(yè)的中壯年高階管理人員提供國際化的在職專班進修機會。授課地點在北京清大,由清大負責基礎課程教學;ANU則支援核心課程,定期派遣商學院的講師和學者至中國進行短期教學。

  學員依規(guī)定完成課程與學位論文、論文答辯考核后,可獲清華大學“創(chuàng)新管理研究生課程進修項目結(jié)業(yè)證書”與ANU“管理碩士學位證書”,主修為:科技與創(chuàng)新(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此主修是ANU為這項中澳合作課程專設與專用。

  精算學

  澳洲國立大學(ANU)是澳洲四所能提供完整精算專業(yè)課程的其中一所,也是唯一被澳洲精算師協(xié)會(Institute of Actuaries of Australia)認定有資格授予精算學學士(Bachelor of Actuarial Studies)和精算學碩士(Master of Actuarial Studies)學位的大學。

  工程和計算機科學院

  工程和信息科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分為工程研究院和計算機科學研究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是澳大利亞計算基礎設施的國家中心、澳大利亞國家信息和通信技術建立者、信息和通信技術中心。

  計算機學

  國家計算機基地(National Computational Infrastructure;NCI),由澳洲聯(lián)邦政府、聯(lián)邦科學與工業(yè)研究組織(CSIRO)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NU)共同投資。

  超級電腦Vayu:大洋洲最先進的超級電腦,由ANU負責運作管理。

  亞洲和太平洋學院

  亞洲和太平洋學院(College of Asia and the Pacific)致力于亞洲太平洋地區(qū)和語言的研究,該學院的專家人數(shù)在全世界英語語系國家(包括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國)的所有大學中是最多的。

  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

  2010年5月,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宣布澳洲聯(lián)邦政府投入1.11億澳幣,在ANU內(nèi)成立澳洲國家公共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ANIPP);此學院匯集了澳洲最頂尖的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學者。

  ANU在2012年4月宣布改組成立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Crawford School of Public Policy),以美國哈佛大學的肯尼迪政府學院為藍本,整合原先的克勞福德經(jīng)濟與政府學院和澳洲國家公共政策研究所(ANIPP)。此國家文官學院肩負了澳洲高階公務員培訓、進修和聯(lián)邦智庫等任務。

  公共政策院士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公共政策院士(ANU Public Policy Fellows),是由ANU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附屬之公共政策學會(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進行審核并授予任何在公共政策相關領域有杰出貢獻或影響力之學者此榮銜,院士來自ANU各學院,橫跨各種學術領域。除了學者外,杰出的澳大 利亞公職人員亦有機會成為院士。2012年中旬,公布了首屆院士名單。公共政策院士們會有定期的聚會交流與公眾論壇活動。

  亞太政策學會

  亞洲與太平洋政策學會(Asia and the Pacific Policy Society),成立于2012年七月份,是全球第一個以亞太地區(qū)為主體、跨國界與跨學科領域的公共政策學會。

  會長由ANU克勞福德公共政策學院院長兼任,旨在建立一個讓國際學者與政策制定者們可以共同參與的學會,并成為重要的溝通和交流管道,以進一步促進亞太地區(qū)之整體公共政策研究領域的發(fā)展。

  此學會同時規(guī)劃成為重要的國際發(fā)表平臺,將編審學術期刊《亞太政策研究(Asia and the Pacific Policy Studies)》,預計2014年上半年創(chuàng)刊;建構(gòu)亞太地區(qū)的公共政策學術主流,并與最新的國際思潮接軌。學會亦將主辦亞太政策學會年會,首屆年會訂于 2012年九月初于澳大利亞首都特區(qū)首府堪培拉舉行。

  中華全球研究中心

  中華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CIW),是當代研究中國與全球戰(zhàn)略的重鎮(zhèn),隸屬ANU亞太學院。2010年4月由當時的澳洲總理陸克文宣布聯(lián)邦政府出資5,300萬元澳幣 成立,并在ANU校內(nèi)建造專屬研究大樓;同年6月,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和中共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安排前往 CIW訪問并舉辦贈書儀式,以表示支持和重視。共贈送881種、1723冊相關書籍,外加60多萬種中華研究相關電子書。

  法學院

  法學院(College of Law)從事法律研究和教學,致力于商業(yè)法、國際法。公共法和環(huán)境法。根據(jù)QS世界大學排名,該學院在全世界排名14。

  7、校園環(huán)境

  主校區(qū)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主校區(qū)位在澳洲首都堪培拉的阿克頓(Acton)社區(qū),校園總面積約150公頃,超過200棟建筑與10,000棵樹木,鄰近黑山(Black Mountain)、伯利·格里芬湖(Lake Burley Griffin)與堪培拉市中心。澳大利亞的四大國家科學院:澳大利亞科學院(AAS)、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AAH)、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ASSA)和澳大利亞法律科學院(AAL)皆坐落在ANU校園中。

  ANU坐擁南半球規(guī)模最大的圖書館,校園中設有銀行、郵局、書店、藥妝店、販賣部、咖啡屋、小酒吧、餐廳、旅行社,;另備有完善的體育設施、學生醫(yī)療中心、畫廊、博物館、音樂廳等。

  此外,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附近還座落著眾多的國家級文化和學術機構(gòu),如澳洲國家圖書館、澳洲國立美術館、澳洲國立博物館、澳洲國家檔案館、澳大利亞聯(lián)邦科 學與工業(yè)研究組織(CSIRO)、澳洲國家植物園、澳洲國立影片與聲音檔案館、澳洲國家生物標準實驗室、澳洲地質(zhì)調(diào)查組織(AGSO)、澳洲犯罪學研究所 (AIC)、澳洲戰(zhàn)爭紀念館、國家肖像美術館、堪培拉博物館暨美術館和國家首都展覽館等等。ANU與這些機構(gòu)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和合作。

  分支校區(qū)

  賽丁泉天文臺(Siding Spring Observatory),座落在標高海拔1165米,位于瓦倫本哥國家公園內(nèi)。

  斯壯羅山天文臺(Mount Stromlo Observatory)。

  科龍海岸校區(qū)(Kioloa Coastal Campus),位于新南威爾士州南海岸的小型分校區(qū)。

  北澳研究單位(North Australia Research Unit),位于北領地達爾文市的小型分校區(qū)。

  偏遠鄉(xiāng)村醫(yī)學院(ANU Rural Clinical School),位于新南威爾士州東南方的偏鄉(xiāng)。

  臨床醫(yī)學院(School of Clinical Medicine),與澳洲首都特區(qū)的兩大醫(yī)院合作設立(堪培拉醫(yī)院和Calvary醫(yī)院)。

  博物館

  ANU Drill Hall 美術館(University Drill Hall Gallery)

  ANU 藝術學院美術館(ANU School of Art Gallery)

  ANU 古典博物館(ANU Classics Museum)

  澳洲國立博物館(The National Museum of Australia);非ANU附設博物館,但座落于ANU校園南端伯利·格里芬湖畔。

  學校宿舍

  澳洲國立大學一共有九座附屬學生宿舍(Residential Halls and Colleges),其中八座位于主校區(qū),一座位于挪斯本大道(Northbourne Avenue)。

  此外,當中的兩座住宿學院(Residential Colleges)擁有獨立的自治權(quán)暨申請者篩選程序。有些宿舍附食堂并供餐,住宿費用較高;有些宿舍則不供餐,但提供自炊的廚房設施。UniLodge 則是采民間興建營運后轉(zhuǎn)移模式(BOT)的新建學生宿舍,2026年將由ANU收回管理權(quán)。

  澳洲國立大學預科將可對學生提供校內(nèi)住宿,住宿房型包括單人間、標間、多人間等7種,月租費用從924澳幣到1516澳幣不等。

  費用包括各種服務和設施,如水、電、天然氣、上網(wǎng)等。宿舍內(nèi)還設有健身房、餐廳、洗衣房、停車場等便利設施,可滿足學生各種生活需要。

  校內(nèi)宿舍

  Burgmann College - PG Village(獨立住宿學院)

  John XXIII College(獨立住宿學院)

  Bruce Hall - Packard Wing

  Ursula Hall - Laurus Wing

  Burton & Garran Hall

  Toad Hall(限年滿24歲之研究生或榮譽生)

  Graduate House(僅限研究生)

  University House(僅限博士生)

  校外宿舍

  Fenner Hall

  Griffin Hall(虛擬社群)

  委外學生宿舍

  UniLodge Davey

  UniLodge Kinloch

  UniLodge Warrumbul

  UniLodge Lena Karmel

  Academie House

  圖書館

  澳洲國立大學圖書館隸屬于ANU資訊部門(Division of Information),創(chuàng)建于1948年,至今總藏書量和規(guī)模在亞太地區(qū)處于領先地位。

  由于眾多豐富的館藏無法容納于單一建筑,所以ANU校方將圖書分散于校內(nèi)的四座主圖書館與其它分館中,但皆由ANU總圖書資訊系統(tǒng)進行整合管理,可在任一分館借、還所有館藏。

  ANU圖書館與世界各國頂尖名校、國家圖書館皆簽有合作協(xié)議,可為教職員和學生以限時快遞的方式,向這些圖書館調(diào)閱研究資料或拷貝文獻副本,供學術用途。

  奇夫利圖書館(J. B. Chifley Building):主要負責人文和社會科學領域的圖書收藏;館名為紀念前澳洲總理約瑟夫·班納迪克特·奇夫利。

  孟席斯圖書館(R. G. Menzies Building):主要負責國際關系研究,以及特殊經(jīng)典的珍藏;館名為紀念前澳洲總理羅伯特·孟席斯。

  漢考克圖書館(W. K. Hancock Building):主要負責基礎科學、數(shù)學、歷史學和科技領域的圖書館藏;館名為紀念澳洲歷史學大師Sir William Keith Hancock。

  法律圖書館(Law Library):主要負責法學領域的圖書收藏。

  ??藸査贯t(yī)學圖書館(Eccles Medical Sciences Library):主要負責醫(yī)學領域的圖書收藏;館名為紀念澳洲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得主約翰·卡魯·埃克爾斯。

  藝術圖書館(Art Library):各式有關藝術領域的館藏,包含書籍、光碟、膠卷、展覽分類、影像帶、期刊與雜志等等。

  化學圖書分館(Chemistry Branch Library):主要負責化學領域的圖書收藏。

  地球科學圖書分館(Earth Sciences Branch Library):主要負責地球科學、地理學等相關領域的圖書收藏。

  音樂圖書館(Music Library):主要負責音樂藝術領域的影音檔案和文件收藏。

  電子出版社

  澳洲國立大學電子出版社(ANU E Press)隸屬于ANU資訊部門,創(chuàng)立于2003年。主要任務為出版電子學術書籍與電子學術期刊,亦提供免費的線上電子書資源。同時也可以透過ANU校內(nèi)的打印需求服務(PoD),將文本以紙本形式呈現(xiàn)。

  8、國際合作

  ANU是國際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IARU)、澳洲八校聯(lián)盟(Go8)、大學天文研究協(xié)會(AURA)、環(huán)太平洋大學聯(lián)盟(APRU)以及東南亞高等教育協(xié)會(ASAIHL)的盟校之一。

  國際研究型大學聯(lián)盟:美國耶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日本東京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中國北京大學;丹麥哥本哈根大學。ANU與上列九所,世界各地區(qū)的著名學府皆有著相當密切的學術交流與聯(lián)盟伙伴合作關系。

  澳洲國立大學與全球上百所大學簽有學術合作協(xié)議,例如:美國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耶魯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日本 京都大學大阪大學;中國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香港大學;中華民國(臺灣)國立臺灣大學;韓國首爾國立大學等等;并與各地名校合作,提供學生海外學習 與觀摩機會。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教學及研究水平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望。1994年及1995年更兩度被澳洲高等教育品質(zhì)保證委員會評議為第一等級大學。排名第一。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比起其他大學擁有更多的聯(lián)邦合作機構(gòu),這些機構(gòu)均被澳洲研究委員會認可,都是世界上最權(quán)威的科學學術團體。

  學校有六名諾貝爾獎獲得者和大量著名科學家,擁有的皇家社會成員人數(shù)比其它澳大利亞所有大學的綜合還多。本校并與許多國家的名校均有學術上的交流。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 (ANU) 在藝術與人文(Arts and Humanities)、自然科學(Natural Sciences)與社會科學(Social Sciences)都名列全澳第1;工程與科技學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排名全澳第3,醫(yī)學(Medicine)則排名全澳第4,所有科系均排名世界前40名(資料取自于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特刊》-世界大學排名2008)。

  ANU于社會科學領域(Social Sciences)即經(jīng)濟學、法學、商學、教育學、政治學、文學、歷史與地理學、哲學、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工作與分析、人口統(tǒng)計學、語言學、大陸與民族文化學習的綜合排名,穩(wěn)居全澳學術研究的牛耳,位列世界前20名。

  在自然科學領域(NaturalSciences)即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科學、藥學、數(shù)學、電子與軟件系統(tǒng)、建筑學、太空科學、地質(zhì)學、地球科學、農(nóng)業(yè)科學、獸醫(yī)科學、食品與營養(yǎng)科學、海洋與植物科學、生態(tài)與環(huán)境科學等科學研究,澳大利亞國立大學亦居第一 領導地位。

  在藝術與人文領域 (Arts and Humanities)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亦名列澳大利亞第1,世界前20名。在工程與科技領域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位居澳大利亞第三,世界前三十名。

  在醫(yī)學領域 (Medicine) 澳大利亞國家大學居全澳第五,世界前四十名。資料取自于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 世界大學排名- 學界學科互評。

  澳洲國立大學擁有世界一流的設施,包括澳大利亞最先進的計算機、現(xiàn)代化的實驗室和演講禮堂,擁有兩百多萬冊藏書的圖書館(該圖書館是亞太地區(qū)藏書量最大 的圖書館之一)。校園里有10000多棵樹,被稱為“綠色校園”,并于2003年獲得了年度澳大利亞工程優(yōu)秀獎中的銀房子獎項。

  13、師資力量

  該大學擁有一批卓越的澳大利亞學者,包括青霉素先驅(qū)研究學者Lord Howard Florey,核工業(yè)科學家Mark Oliphant,以及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Herbert 'Nugget' Coombs。在此基礎上,它又吸引了新一代的教研人員,很快就樹立了師資力量過硬的口碑。值得關注的是,其合理的師生比例(教師和學生的比率約為 1:10)可使學生獲得盡可能多的關注。

  14、校園生活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有花園般美麗的校園,四周被國家自然保護區(qū),伯利格里芬湖和市中心區(qū)環(huán)抱。其理想的地理位置、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使校園的學習和生活充滿友好、和平的氣氛,是大學生學習、生活和旅游的最佳選擇。

  教學條件

  全校有大小圖書館10個,藏書量超過100萬冊,同時該校與澳大利亞國立圖書館毗鄰,此館的藏量豐富,包括470萬冊書、10萬種期刊雜志、40萬幅地圖、59萬張照片等,可媲美任何世界級的圖書館,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師生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學校圖書館亦定期舉辦各種語言的講座(甚至包括了普通話、閩南語、粵語的講座),以教導新生如何查找資料以及利用圖書館內(nèi)的各類資源。 學校圖書館及各院系提供大量供學生免費使用的計算機,學生亦能通過無線網(wǎng)絡將自己的筆記本電腦接入校園網(wǎng)絡,不過學生每日的下載流量受到嚴格控制,因此利 用學校網(wǎng)絡僅能從事與學習有關的活動。而對于居住在學生宿舍的學生們,更提供衛(wèi)星電視,可以收看歐美和亞洲各國的衛(wèi)星頻道。

  學校擁有大量的現(xiàn)代化設施,其中包括設備優(yōu)良的演講廳和實驗室,全澳洲最先進的超級計算機中心(APAC National Facility)。此外,校園里有銀行、郵局和各類商店,而且還有眾多提供各類口味的餐館,其中包括一家廣東人經(jīng)營的自助餐廳(名為Asian Bistro)。

  多種選擇

  學校提供了食宿的多種選擇:自己動手、包餐以及兩者結(jié)合的方式。所有宿舍提供學習間、臥房。宿舍內(nèi)有供熱系統(tǒng)、地毯和電話。宿舍還提供計算機室、圖書館、電視室、接待室、設施良好的洗衣房。

  健康中心提供信譽優(yōu)良的醫(yī)療保護,重視藥物的使用和提高健康水平;大學的咨詢中心將為學生解決影響其學習的一系列問題與困難。這里還有兩位全職的牧師,一位代表基督教,一位代表天主教。此外還有穆斯林祈禱室和穆斯林學生會。

  多彩校園

  學生會是大學的交流中心,包括商店、會面場所、學 生會辦公室、飯廳、酒吧、活動室和游戲室等。

  體育協(xié)會組織各項體育活動,成立了包括武術、柔道、瑜伽等項目的俱樂部。這里提供了室內(nèi)健身房、網(wǎng)球場、足球場、橄欖球場、體育娛樂中心、劃船俱樂部和航海俱樂部等體育設施。

  本校的藝術中心,如大學美術訓練館、堪培拉藝術、美術學校、圖像美術館、堪培拉Llewellgn音樂學校等組織豐富的文化活動。

  這里還有大約100個俱樂部和社團,包括亞洲電影協(xié)會、堪培拉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誼會(Chinese Scholars&Students Association)、堪培拉海外學生咨詢會,及Hare Krishna Vegetarian社團。

  2003年,清華大學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聯(lián)合舉辦了管理碩士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引進國際創(chuàng)新管理方面的前沿理論和實踐經(jīng)驗,致力于培養(yǎng)我國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所需要的創(chuàng)新管理人才。

  近兩年來,課題組在澳大利亞和中國共同召開大小研討會4次,在中國境內(nèi)的甘肅、四川、江西和陜西省進行了項目調(diào)查,形成了8份研究報告,其中部分內(nèi)容已經(jīng)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有的建議已經(jīng)被政府部門采納。2005年3月,該課題的結(jié)項會議成功召開。
?

?????【澳際留學熱門專題推薦】

  2017年飛躍計劃 錯過這次等一年

  帝國行動 英國最佳申請方案

  2016年澳際留學面試套磁全指導

  成功留學要趁早,2018精英計劃助你圓夢名校

立即咨詢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