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閉

澳際學(xué)費在線支付平臺

留學(xué)生美國買車

2017/06/07 12:17:17 編輯: 美國 瀏覽次數(shù):555 移動端

  來美國一年多了,大大小小關(guān)于汽車的事都經(jīng)歷過了,每次有朋友問我關(guān)于買車或者租車要注意的東西,我都有點汗,就象申請學(xué)校一樣,哪是可以一言以蔽之的?這次下定了決心把我能想到的都寫出來,算是個攻略,供大家參考吧。

  先交代幾件事

  1 決定買車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點知識儲備,根據(jù)木桶原理,我假設(shè)各位看官對此一無所知,從基本的常識開始說,覺得冗余的可以跳著看,這不是讀者笑話,長是難免的,謝謝~

  2 我個人比較排斥半中文半英文的表達(dá)方法,平時也盡量避免,但這次實屬特殊情況,為了保證“信”和“達(dá)”,我決定不翻譯各種術(shù)語而直接用英文,這樣你也不用再翻譯回來了,哈哈。

  買車篇

  第一個問題,新車還是二手?鑒于多數(shù)人都和我一樣是窮學(xué)生,買新車的概率實在不大(我只認(rèn)識一個人買了新車,Toyota Solara,$23K,女博,敬禮!),所以就默認(rèn)買舊車了,so called used cars, pre-owned cars, second hand cars......

  第二個問題,日車,美車,還是其他?

  這是個永恒的主題,永遠(yuǎn)也不會有明確的答案的。主流一般是日本或者美國車,兩者相互依存,各有其過人之處,而綜合評價相當(dāng),如果其中一邊突然強(qiáng)大起來,另一方早被滅了,就象民主黨和共和黨一樣,對吧。所以其實純粹是個人喜好,自己取舍啦。

  說說他們各自的特點吧

  首先是民族主義,我是有那么一點點民族主義的人,比較傾向于抵制日貨,雖然我的相機(jī)也是Nikon,那是因為非日系的相機(jī)差距實在太大了(比如愛國者......),但象在買車這樣沒有天壤之別的問題上,這個天平在我心中就完全倒向了美國車,而且是大幅度地倒了過去,階級仇,民族恨啊。當(dāng)然,你沒必要這么做,還是個人喜好~

  接下來是安全性,普遍認(rèn)為美國車好一些,一是因為美國車比較實在,鋼板給得都相當(dāng)?shù)暮?,車本身架子也很大,因此撞起來比較結(jié)實。另外一個原因,我猜是因為美國人比較膽小怕死(從來沒有一個國家象美國這樣國內(nèi)反戰(zhàn)的,也是因為怕死),所以美國人設(shè)計的思維在安全上考慮得會更多一些,寧可車笨重點,費點油,也要扛撞。而日本車更多地是標(biāo)榜自己的經(jīng)濟(jì)性能,安全性能會相對差一些。我看過Youtube上不少汽車碰撞實驗的錄像,最牛的當(dāng)然還是Mercedes Benz和Range Rover,但Ford和Chevy相對Honda,Toyota還是好不少的,車大不僅舒適,同時在車頭扁的時候人也不會太扁~順便說一句,求安全,絕對是買大車,最好是SUV,體積和質(zhì)量在碰撞中起到的作用遠(yuǎn)大于什么安全設(shè)計,想像一下一輛中型卡車和頂級的Mercedes S600撞,有懸念么?

  然后是經(jīng)濟(jì)性,包括油耗的經(jīng)濟(jì)性和價錢兩方面。

  油耗,中國我們說百公里耗油多少升,在美國叫做MPG, Miles per Gallon,就是一加侖油跑多少英里,你當(dāng)然希望多一些。我算了一下,15MPG,20MPG,25MPG,30MPG,35MPG分別對應(yīng)百公里耗油數(shù)是,15.7,11.8, 9.4, 7.8, 6.7。論MPG這方面,日本車無可爭議地領(lǐng)先了。多數(shù)日車都可以跑到25-30MPG,而美國車大多停留在18-22MPG左右,在油價飛漲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被迫放棄安全和舒適,屈從日本車也不是沒有道理。另外,越小的發(fā)動機(jī),一般來說越省油。雖然V8 4.6L聽起來很拉風(fēng),但我當(dāng)年的Lincoln只能跑到13MPG左右,而我同事比我還老的Honda Civic,可以跑到42MPG,自己算一下吧~

  價錢,日本車也當(dāng)仁不讓地貴,尤其是在學(xué)生密集的地方,多數(shù)日本車比同檔次美國車甚至貴一倍以上。對于一些極其受歡迎的品牌,比如Toyota Camry,經(jīng)常處在有價無市的狀態(tài),一有人賣就會遭到哄搶。當(dāng)然,從另一方面說,這也是好事,一旦你可以買到日本車,出手的時候不會遇到太大的麻煩,如果是美國車,比如我那個Lincoln,固然豪華,但廉頗老已,能不能找到好人家就很難說了。

  可靠性,Reliability. 個人認(rèn)為,日本車之所以火并不是因為它省油,而是可靠。同年代的車,日本車跑到150K Miles(二十多萬公里)一般問題不大,經(jīng)常有看到日本車2XX K Miles還要繼續(xù)賣的。相比之下美國車就很慘了,一般超過100K Miles就基本看不到了。原因何在?顯然是都掛了,多數(shù)人買車圖個放心,不愿意做把車送上西天的最后一任光榮車主對吧。不過我是個例外,我的 Lincoln已經(jīng)140K Miles了,我依然很滿足地享受著,并隨時準(zhǔn)備送它上路,畢竟它一起玩大的同學(xué)們活著的已經(jīng)不多了。如果一定要我建議里程數(shù)Mileage的話,我覺得日本車100K,美國車60-80K比較合理,基本保證不會讓你成為最后一任車主。順便感慨一下,日本人真的還是很牛的,20年前造的車現(xiàn)在依然活蹦亂跳,除了德國車,其他車只能高山仰指了吧。

  兼容性,Compatibility. 這倒不是特別大的問題,只要你沒有特別的愛好,不要買那種20年前一共產(chǎn)了100輛的車,修車配件還是比較容易找到的。我回國的夢想就是買個捷達(dá),省油,配件滿街都是,爽啊!我一朋友買了輛沃而沃Volvo,跟我說特別擔(dān)心出問題,估計一修就是幾千刀~我說這是行為藝術(shù)?答曰,低調(diào)奢華,汗。

  主要因素大概就這幾個,其他一些細(xì)節(jié)也倒值得注意,比如有的地方路況不好,可能會考慮買四驅(qū),或者經(jīng)常搬家,野營什么的就需要一個大后備箱的車,朋友多的話買空間大的車。(順便說,我剛來的時候以為我朋友會很多,買了可以坐7個人的超級大車,結(jié)果99%時間都是我一個人開著去上自習(xí),悲哀啊)

  好,說半天理論知識,開始實戰(zhàn)演習(xí)。

  看車篇

  看車也分兩個地方,一是去賣車的地方買,俗稱Dealer,或者從私人手里買,稱Private Party,俗稱Owner,Dealer一般情況下會比Owner貴1000左右,但好處是省事,他替你辦一切手續(xù),而且風(fēng)險相對小一些,魚與熊掌畢竟不可兼得,不過從Owner里買可以學(xué)到很多東西,而且毛主席的話,與人斗其樂無窮嘛。

  先說Dealer,很直白,你找到Dealer的公司,看看他有什么車,挑一輛買了,交錢,走人,過兩周他會把牌照什么的寄給你,在這期間你可以用他提供的臨時牌照。我的福特野馬Ford Mustang就是在Dealer買的,價錢比Owner還便宜一點,You know, it happens. 如果一定有什么注意事項,那就是,千萬別被“轉(zhuǎn)型”。如果你提前看好了Nissan,就一定要買Nissan那款,Dealer推薦什么也不聽,一定要回頭研究好了再來買。否則就象在海龍被騙一樣,看的是Nissan,結(jié)果Dealer一忽悠看上一輛Honda,原價12K, 10K賣給你了,結(jié)果回來一查其實只要6K,這個算是奸商領(lǐng)域的金科玉律,屢試不爽的。

  然后說從Owner買車,這就復(fù)雜了。

  http://www.craigslist.org/

  首先你需要知道去哪看車,全美國只有一個大家都去的地方,叫craiglists.org,進(jìn)去搜你的地區(qū),選cars and trucks,然后詳細(xì)找你具體屬于那個區(qū),然后看每天大家放上來的車,其中有owner的也有dealer的,自己選擇。我買的時候看了這個網(wǎng)站兩個月,天天看,逐個分析,舊象征婚一樣,認(rèn)真地研究,終于等來了我的Ms.Right。所以個人建議不要心急,先看至少一個月的車在考慮買,不要充大頭~

  這里有一個必須要知道的細(xì)節(jié),就是,騙子很多。區(qū)別方法很簡單,如果賣車的不是Dealer,也沒有留手機(jī)號,就不必往下看了,基本就是騙子了~他們手段其實很菜,就是跟你說他由于各種詭異的原因人在外地,車也在外地,你給他匯款然后他把車給你寄過來,他負(fù)責(zé)Shipping Cost,基本上就是讓你先給錢,而且往往價錢非常低,一些菜鳥就這么被耍了。

  另外還有一個簡單的邏輯,很多人一輩子也沒有想明白,就是,如果這個車又便宜又好,會一直沒有人買么?當(dāng)然不會,因此結(jié)論是,看車只要看3天以內(nèi)發(fā)布的,最多一周,再遠(yuǎn)的就不必看了,不是太差就是有一些奇妙的毛病在等著你。我記得我買我的Lincoln的時候,連看兩個月車,在某一天晚上9點的時候它出現(xiàn)了,我馬上打電話,9點20就成交,第二天試車,然后支票就寫出去了。如果一輛車很不錯,不惜一切代價地趕過去試了抓緊買,否則肯定被別人登先了。當(dāng)年黨員買車的時候我?guī)退ピ?,下午試了一大圈沒問題,黨員說明天咱們?nèi)プ鰝€機(jī)械檢查我就交錢,車主說沒問題,當(dāng)天晚上就被別人買走了,心痛啊。

  作為菜鳥,看到一輛車怎么判斷它好不好呢?有如下幾個標(biāo)準(zhǔn)

  1 網(wǎng)上估價 www.kbb.com www.nada.com

  從craiglist上看到車的型號年代,Milesage以及車況,把這些信息輸?shù)骄W(wǎng)站里面,它會給你一個比較公正的交易價錢,分三檔,Trade in是你把這個車賣給dealer的價錢,最低,Private Party是私人對私人的交易價錢,高一些,Retail是你從Dealer里買的價錢,顯然最高。大家一般把它叫做kbb價錢,作為參考,多數(shù)情況下車主會說低于kbb多少多少錢,以示誠意。

  2 汽車的各項記錄

  這是美國比較發(fā)達(dá)的一面,你可以查到車的所有記錄。決定買車之前你可以找車主要VIN, so called Vehicle Identification Number,然后登陸www.carfax.com查這個車是否有各種事故記錄,多數(shù)情況下是clean carfax,大家才會買,否則旦有一點問題,價錢上會低很多,因為誰都不愿意買出過事的車,哪怕是壓到了一個大頭針。而且,有事故記錄的車很難買的,要低很多才行。carfax這個網(wǎng)站是收費的,$25一個月,如果你買車的話也就一個月的事,就咬牙交了吧,屬于必要的成本。

  查Carfax的時候還會遇到另外一個術(shù)語叫做clean title,包含幾個意思:

  1 說明此車之前沒有遭遇過重大問題,有的是flood, salvage title,說明以前經(jīng)歷過大修,絕對不買。

  2 說明車主具有完全的占有權(quán),full ownership,而不是正在貸款買的這個車,否則你買了還得還貸款,這就復(fù)雜了。

  在carfax上還可以看到每一任車主對車的使用情況,值得認(rèn)真研究一下,就象你會想要知道你女友以前的各任男朋友都是什么。

相關(guān)留學(xué)熱詞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