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如何在考場上超長的發(fā)揮呢
2016年度澳際留學共收獲Offer40351例,獎學金3522萬美元,58%學員進入美國TOP50名校;澳際學堂高分學員占比高達80%以上,86%的學員獲得了托福100+的好成績;澳際游學境內外出團達2300人次,項目涵蓋全球知名企業(yè)和頂尖名??蒲性核?;澳際就業(yè)幫助800多位海內外大學生成功拿到理想Offer,85%進入全球500強企業(yè)。
如何在考場上超長的發(fā)揮呢?馬上就要到高考的季節(jié)了。畢業(yè)季,考試日即將來臨,除了在考前好好復習,做好充分的準備外,還有沒有其他的技巧或者策略能夠讓你在考場上超常發(fā)揮,取得更好的成績呢?答案當然是:Yes!
1、調整心態(tài)
面對考試,焦慮是一種很自然的情緒,但你完全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來改變這種負面情緒,讓自己享受考試的過程。
感到焦慮時,嘗試將這種緊張的負能量進行正向轉換。
畢竟,有壓力才有動力。
適度的緊張可以讓你保持大腦清醒,思維更加專注,更有活力。
不要讓你的大腦陷入焦慮不安的情緒中,如果已經這樣,那不妨通過做一些具體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比如說安排考試時間,在草稿紙上記下一些下面可能會用到的事例或數據,檢查一遍答案,想想還有什么可以提高得分的辦法,或者背背這些應試技巧!
2、通覽試卷
拿到試卷后不要急著答題。
仔細閱讀考試指南,通讀所有考題至少兩遍。
在每一部分著重標明需要解答多少考題。
3、合理分配時間
清楚總共有多少考題需要作答之后,合理分配答題時間。
快速寫下每部分或每道考題的作答時間,考試結束前至少預留10分鐘時間檢查答案。
隨后,按照之前分配的答題時間進行答題。
一般來說,合理安排時間對每一道題進行作答,比完美地解答部分考題而沒有時間管剩下的題目得分要高。
在答題次序上,要考慮哪些題目會花你比較多的時間,適當多花點時間在分數比較重的題目上。
許多人會從簡單的題目開始做起,跳過難題,最后再回過頭來啃這些硬骨頭。
4、站在考官的角度
考官必須在短時間內批改所有試卷——也就是說他們沒有時間坐下來慢慢研究你的一大段解答。
如果你能夠把答案寫得很清楚,很顯眼,無疑可以幫助考官快速找到你的得分點。
這是個很簡單的應試技巧,但作用巨大。
5、短句作答
另一個簡單但實用的技巧就是盡量使用短句作答,答在點子上。
這樣能夠讓陳述更清楚明了,要點更突出,檢查起試卷來也更快更簡單。
6、答題切點
答題前仔細審題,根據題目要求選擇正確的知識點作答,不要花時間寫一些不必要的信息。
看到某個題目,不要把你知道的相關內容全部囫圇寫上,這只能說明你并不真正知道要回答什么,同時還會浪費寶貴的時間。
7、有結構地答題
學會組織答題內容,把冗長的答案分成幾部分,用清晰明了的結構呈現。
比如說論文一般會有緒論和結論,幫助考官更高效地閱讀論文。
8、展示獨立思考能力
在大段大段的答題中,你需要提出強有力的理由和根據來證明你的觀點——就像寫課程論文或報告一樣。
9、避免低級錯誤
每年都有很多學生因為一些低級錯誤丟掉本該拿到的分數。
比如說,有些學生忘了看試卷是不是正反兩面都有試題,有些學生答題太少或太多。
有些學生把答題標錯了次序,答案和試題對不上號。
這條應試技巧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可以防止此類事情的發(fā)生,避免不必要的丟分。
10、一定要檢查
完成試卷后一定要從頭到腳檢查一遍所有答案,尋找有沒有不應該出現的錯誤。
檢查的時候速度一定要慢,看看是否有所遺漏,答案是否切入要點。
發(fā)現錯誤一定要立即修改,即使這可能讓你的卷面變得不那么整潔。
合理安排才能游刃有余地預留最后的檢查時間。
11、考試時間快不夠了怎么辦?
即使出現這種情況也不要慌張!
抓緊時間至少寫完一段簡短的總結,簡單羅列需要囊括其中的要點和細節(jié)。
12、準備適合備考的食物
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多飲水。
如果考場允許帶零食的話,堅果是不錯的選擇。
堅果的能量釋放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可以貫穿整個考試。
甜食或巧克力可能讓你一開始“沖勁”很足,但越到后面越疲憊。
除了這些應試技巧之外,如果你早早地復習起來,在考試前幾周甚至幾個月前就埋頭苦讀,你的表現會更好。
【澳際留學熱門專題推薦】
2017年飛躍計劃 錯過這次等一年
帝國行動 英國最佳申請方案
2016年澳際留學面試套磁全指導
成功留學要趁早,2018精英計劃助你圓夢名校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