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如何在加拿大銀行開戶
去加拿大留學需要學會如何開戶、如何在加拿大和往國外如何轉帳匯款及如何兌換。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細細介紹一下如何在加拿大銀行開戶,感興趣的同學們快來看一下吧。
加拿大六大全國性銀行: 加拿大帝國商業(yè)銀行 (CIBC); 加拿大皇家銀行 (Royal Bank); 蒙特利爾銀行 (Bank of Montreal); 多倫多道明銀行 (TD Bank); 加拿大國家銀行 (National Bank of Canada); 加拿大豐業(yè)銀行 (Scotia Bank)。還有一些地方性的小銀行。從照顧亞洲移民的需要的角度來說,道明銀行(TD Bank)和匯豐銀行(HongKong Bank)的政策比較靈活。
加拿大的銀行提供多種帳戶。就個人需要來說,無非是兩大類:日常生活帳戶和投資帳戶。就幣種來說,最常用的有加元和美元帳戶。具體地分,則有儲蓄、支票、定期存款帳戶。
1. 實名制
加拿大銀行開戶采用實名制。開戶者必須出示本人證件。過去在國內看有些小說、電影里描寫的假名開戶,在北美是完全不可能的。銀行帳戶可以是聯名戶,例如夫妻二人都有權寫支票和處理有關該帳戶的事宜。
2. 現鈔登記
加拿大政府規(guī)定,有人存入一萬加元以上的現鈔,銀行要登記。此舉的本意是監(jiān)視洗錢行為和非法生意往來。因為這個社會很少使用大額的現金,都是使用支票、匯票和轉帳等手段,通常認為大額現金是有可疑傾向的。不過,登記表的內容很簡單,只問多少錢,從哪里和怎么得來的,并不要提供證明文件。對于一般中國大陸的新移民,只要寫是自己的或家庭的積蓄就行了。這個登記和稅務無關,只是政府備案而已。
3. 活期帳戶
有兩種:儲蓄帳戶(savings)和支票帳戶(checking)。儲蓄帳戶通常有較高的利息,用來儲蓄短期內不用的錢。支票帳戶則是為日常生活而備的,帳上的錢隨時可能支出,所以利息很低甚或沒有。這兩種都屬于活期存款。大約10年前,銀行把儲蓄帳戶和支票帳戶分的很清楚。那時侯,一個人平時把錢放在儲蓄帳里,要有支出的時候,例如該付房租、水電、電話費了,就轉一定數額的錢到支票帳上,然后寫出支票?,F在,這兩種帳戶的區(qū)別已經不那么明顯了。銀行往往提供儲蓄/支票帳戶,把兩者放在了一起,讓顧客選擇。顧客有兩種辦法來保持自己的活期(儲蓄或支票)帳戶的詳細記錄。一是銀行每月給顧客寄月結單(statement),詳列本月帳戶進出。另一法是顧客持有存折(passbook),請銀行職員update(北京話叫“登折”)。由于活期帳戶的操作多數是在自動柜員機上進行,所以手里的存折往往并不反映帳戶的當前情況。不過,你可以隨時走進任何一個分行,要求職員為你update。對某一個帳戶,銀行通常只提供月結單和存折之一,在開戶時就說清楚,不能兩者都要。
4. 支票和支票本
支票上印有開戶行和地址,戶主的名字和地址,帳號,支票編號;留出的空白包括:日期,數額(阿拉伯數字),數額(英文字),收票人名字,開票人簽字,備注。新開的支票帳戶還來不及印支票,銀行給顧客8-10張臨時支票,以后顧客要自己訂購(order)支票本??梢詮你y行訂,也可以到外面專門的印刷廠訂。如果從銀行訂,100張支票大約十幾塊錢,通常每25張是一本。支票帳戶不是非用支票不可。隨著現代銀行業(yè)的發(fā)展,付款手段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如通過電話, 互聯網支付轉帳等等, 使用個人支票已經減少了。幾乎所有的電話、電視、電力、信用卡等帳單都可通過銀行的付款服務,而不象過去那樣需要本人郵寄支票。有的人可能一年也寫不出幾張支票。
5. 銀行卡
在銀行開活期帳戶的時候,當場就拿到銀行卡并選擇密碼,便可在自動柜員機(Automatic Teller Machine -- ATM)上使用了,對儲蓄帳戶和支票帳戶都能操作。柜員機并不是單純的提款機,而是提、存、查詢都行。個人日常的銀行業(yè)務一般不需要到銀行柜臺上去辦理。銀行卡在本銀行系統所有的柜員機上都免費使用,哪怕你遠走多倫多、蒙特利爾。在其他銀行的機器上也能用,但要收一點小小的費用,通常是一塊錢。銀行卡不僅可在柜員機上使用,多數商場也接受它,作為劃帳卡,當時就把貨款從你的帳戶上劃走了,所以又叫debit card。(注意,這和信用卡是有區(qū)別的。) 銀行卡大多設有一日額度限制,例如,一天內用卡提款和花費總數不能超過$600。這額度和你的存款額沒有關系,而是為了保護你,萬一丟卡或被歹徒威逼,不至于損失太大。
6. 服務費
加拿大銀行與中國銀行的一個很大區(qū)別,是很多服務項目要收費。比如每次支出(提款、寫支票都是支出),要收0.4-0.7元加元,收電匯每一筆要10-30元,開一個匯票要3-6元,等等。有的帳戶還要收月費,幾塊到十幾塊都有。新移民剛來可能不大習慣。不過,銀行也給顧客選擇的余地。比如,要是帳戶里的存款額保持在多少以上,或者每月包干性付一筆固定費用,就可以部分地或全免服務費。具體細節(jié),開戶時和銀行職員商談。
7. 投資
除了日常生活需要的進進出出的錢,別的錢就可以相對固定地放在銀行,作為投資獲得利潤。投資的種類有很多,人們最熟悉的定期存款,英文叫做 Term Deposit,就屬于一種投資。另外,還有Money Market, Mutual Funds, Stocks等等,都是investment, 隨著可能的回報率的增大,風險也增大。如何投資,就看個人的選擇了。所有大銀行都經營個人投資,提供很多種計劃和組合,你可以和理財師坐下詳談。本文不是投資指南,只概略地介紹最簡單的投資——個人定期存款。
8. 個人定期存款
銀行對定期存款的最低數額有要求,通常是$5000,加元美元的都行。定期最少30天,往上是60天,90天,120天,…。期限越長,利息越高,但并不是差的很多。美元定期存款的年息現在大約5%,比加元的利息高。你可以選擇定期30天,要求自動滾動(roll over),也就是到期后銀行連本帶息加起來,作為新的本錢,自動開始下一個30天定存,如此滾動下去,直到你決定停止。每次滾動后,銀行都給你寄一張單子,列出新的本錢,利息率,到期日,等等。每個周期的利息率是隨市場而調整的。當然,你也可以選擇60天或90天定存,并按此周期自動滾動。如在一個周期的中間支取定存,則喪失當前周期的利息。例如,你的定存是30天,自動滾動,你在第80天支取,那么你獲得前兩個周期的利息,而第三個周期因為沒存滿而無利息。
9. 加元和美元的區(qū)別
加元和美元是自由兌換的,走進任何一家銀行或兌換所都能兌換(買賣)。買進賣出價當然不同。銀行的買賣價通常偏離當前市場匯率2%。也就是說,銀行一買一賣之間賺取4%。個人的儲蓄、支票、定存帳戶都可開美元的。但是美元帳戶沒有銀行卡,因為自動柜員機里不裝美元。要想提、存美元,必須親到銀行辦理。因為美元較穩(wěn)定,有不少人保持相當數額美元。對于一般人的日常生活來說,美元的支票帳戶沒有多大用處,但對做生意的人無疑是有用的。因為美元畢竟不是加國的官方貨幣,為了明確起見,美元帳戶的支票上都特別標明“美元”。如支票上沒有標注“美元”字樣,銀行在處理時視同加元。
10. 信用卡
對于剛到加國的新移民來說,因為沒有工作和信用記錄,有時不容澳際請到信用卡。獲得信用卡后,你就可以使用它在幾乎所有場合的消費了,消費者應每月還清卡上的當月消費, 否則會影響你的信用記錄。開設帳戶的申請人需要攜帶兩個身份證件,如護照、移民紙等。 在加拿大的不同的銀行有不同的服務標準和對客戶的要求。如果你到銀行去開個人帳戶,需要出示兩件以上的身份證件如護照(連同移民簽證)、汽車駕駛證、社會保險卡或醫(yī)療保險卡。如果你沒有后三種證件,可以請你所在的企業(yè)、公司或學校給你寫一份證明信來證明你的身份。
11. 無分行銀行
加拿大近幾年出現了一種“無分行銀行”(Branchless Bank ),其特點是自身并非真正的銀行,而是通過與銀行合作,提供金融服務。因為自身不是銀行,所以沒有分行、支行,沒有營業(yè)部,沒有柜臺,所有的業(yè)務都是通過自動柜員機、電話、互聯網來做的。合作銀行也不為之提供任何柜臺協助。正因為沒有這些成本,“無分行銀行”能推出不少免費的服務,因而在個人日常財務領域占領了不小的市場。加拿大President&apos&aposs Choice通過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 (CIBC) 所提供的金融服務,就是無分行銀行的一個代表。President&apos&aposs Choice (PC) 就是經營Superstore連鎖店的那家公司。它的無分行銀行的開戶手續(xù)在Superstore里辦理,在吸收存款、提供儲蓄和支票帳戶方面都和正式銀行差不多,它和CIBC合作,顧客的提款、存款操作只能在Superstore里安裝的柜員機或CIBC的柜員機上進行。PC的無分行銀行全免所有的日常帳戶服務費,連顧客的正式支票本也免費贈送。PC還代付很多種帳單,提供詳細的查詢服務,都是通過電話和互聯網來進行的。
以上內容就是對如何在加拿大銀行開戶的介紹,能夠對想要去加拿大留學的同學們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有相關的留學問題需要了解,歡迎撥打澳際留學的免費咨詢熱線400-019-0038進行咨詢,或者點擊頁面的“在線咨詢”與顧問老師直接對話。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