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我在英國賣毛衣
在英國留學的朋友們經常會有各式各樣的打工經歷,我也不例外,今天我想談談我在英國賣意大利毛衣的那段日子。
從來就沒想過自己會賣衣服,而且是在英國!但人生的奇妙遠超過我的想象。學業(yè)結束后,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將簡歷投給一家意大利服裝店,碰巧老板莎姆之前錄用了一名韓國女生,做事極為勤懇,讓她對亞洲人頗有好感,所以我很快得到了面試通知,一路綠燈,月初就能上班,每天工作四小時,工錢是法定的最低收入:每小時4.2英鎊(折合人民幣60元左右)。
這是一家毛衣專賣店,店鋪面積很小,但被莎姆打理得妥妥帖帖。服裝根據顏色的不同被歸整成紅、白、藍等六大色區(qū),每一件衣服都恰如其分地配上圍巾或是新潮的長褲,彰顯了獨特的審美情趣。
我是店里唯一的員工,老板莎姆和我每天一起站柜臺。莎姆來自意大利,人雖然有了一些歲數,但依然艷光四射,媚眼如絲。帶著意大利式的熱情,她經常讓顧客們幾乎試遍所有的衣服,還教她們如何搭配圍巾和腰帶。說來也奇怪,一經她的點撥,這些女人宛如一株株春柳,突然間就不一樣了??粗齻冃母是樵傅卮蟀汛蟀鸦ㄥX,莎姆自然開心不已,而我則咬牙切齒地整理著她們換下的已堆成小山一般高的毛衣,日復一日,似乎永遠也疊不完。
盡管我很努力地工作,但莎姆并不滿意。她說她不需要一個只會埋頭疊衣服的員工,希望我能像她一樣會賣衣服。我坦言自己的英文講得半咸半淡,無法很好地和顧客交流,“同為女人,同樣愛美,這就夠了!”莎姆忽閃著綠眼睛,不依不饒地說道。從那以后,只要一有空,她就拿我的五短身材做例,施展起她的“傾銷大法”。我也跟著了魔似的,死心塌地地跟著她的“指揮棒”轉,有時一來二去,便會頭腦發(fā)熱地從店里買了一大堆衣服,回家后靜心一算,竟花去一周的工錢,心疼地直想撞墻,只好反復安慰自己權當交“學費”。
經過這般的切身體會,再加上一段時間的耳濡目染,我開始摸索出賣衣服的一些門道。英國女人購物時自主性很強,如果一開始就“粘”上她們,會令其心生反感而離開店堂,因此任憑她們優(yōu)游自在地挑選。然而女人們大多在鏡前不自信,尤其換上一身新衣服后。英國女人也一樣,都愛問上一句:“你覺得如何?”所以好好逮住這個機會,再套用莎姆的穿衣法則,諸如天藍色的上裝配淺灰的西褲,咖啡色的毛衣可以搭配粉紅色的圍巾等,足以把她們說得一愣一愣的。一次,居然說服一個顧客買了100多英鎊的衣服,讓我很是自豪,把錢交給莎姆,看著她喜滋滋地數著錢,突然聯想到了漁夫和魚鷹,不禁心生悲涼……
后來,因莎姆即將升為人母,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經常獨自當家,一人看店,有時會在下午百無聊賴地等不到一個客人,有時也會在周末忙得四腳朝天,當然衣服也賣得漸入佳境,便有些飄飄然。一日,店里來了兩位客人。男的年輕英俊,女的瘦骨嶙峋,滿臉皺紋,站在一邊十分享受地看著那男子為自己精心挑選衣服。臨付款時,我少不了要美言幾句,說她的兒子真孝順,那女人一揚眉毛,盈盈地笑了:“很高興聽到這樣的贊揚,不過,他是我的先生!”我又羞又恨,真希望自己能像鴕鳥一般把頭埋進沙堆里不見世人!
看來,賣衣服遠不像我認知的那般簡單……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