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低齡留學生必讀:如何快速適應美國留學生活
拿到offer的你們,是不是做好了各方面來美的準備呢?大家有沒有設想過怎么向美國同學介紹自己?怎么和大家打成一片融入集體?初次見面又會是怎樣的場景呢?美高學生親述,教你在美國社交圈中通關!
在國內初中一畢業(yè),我便來到,開始了作為美國小留學生的生涯。從小我并不是一個通常國內老師眼中的乖學生,甚至有些調皮搗蛋,我當時上的都是國內當地很不錯的學校,成績也還是中等偏上,但是絕對算不上是所謂的 學霸 。
剛到美國留學時,我在一所寄宿高中讀書。那是一所在山上的學校,環(huán)境優(yōu)美但是有些偏遠,而且中國學生很多,大約有15%。從學校開車到最近的商店也需要20分鐘,給人一種與世隔絕的感覺,它和我曾經想象的美國高中是完全不一樣的。
學校嚴苛的管理制度,沒有讓我感受到我所向往的 美式自由 ,食堂提供的飯菜經常就是很硬的墨西哥玉米餅。
一開始還覺得不錯,但過了幾天我就開始懷念中國菜了。還記得當時看到宿舍有人從校外叫披薩外賣,可是那時的我竟然連怎么打電話叫餐都不會,所以我最期待的就是有親戚來看我時給我?guī)У姆奖忝?。因為語言障礙和完全不同的課程體系,我只能失望又吃力地對付著課業(yè)。
雖然我的個性偏外向,但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 外國人 ,還是無法很好地融入到學校的學習和生活當中,這一切的一切讓我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失落和茫然。在這樣的情形下,我自然而然地喜歡和自己的同胞經常待在一起,從而失去了和老師以及當地的美國同學語言上的交流和溝通的機會。
第一個學期結束,我拿了6個B,這對于獅子座的我來說,還是很傷自尊的。我一度非常焦慮和消沉,直到有一次考試,我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國同學竟然在偷瞄我的試卷時,我的心境才有了改變。其實我并不介意他偷瞄我的試卷,我只是驚詫于這個平時語言好、體育好,在社團也是風云人物甚至還模仿和嘲笑過我的美國同學現(xiàn)在竟然也要看我的卷子!頓時,我找回了我的自信。
在寄宿高中時的生活非常有規(guī)律,但是我并不喜歡這種時間被強制分配的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于是10年級的時候我轉學到了一個位于市區(qū)的走讀高中。走讀高中相對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讓我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我也有機會發(fā)展自己的興趣愛好,積極參加自己喜歡的社團活動。
這所高中的華人學生更多,多達百分之四五十。在這里中國學生往往有自己相對比較封閉的圈子,他們不太愛和美國同學打交道,也不愛參加那些社團活動。
我曾經問過美國同學,在他們的眼中,我們這些中國同學是什么樣的。他們多半是覺得我們都是些Spoiled kids 就是被寵壞的孩子,不樂于和美國當地的學生交流,也不嘗試多了解美國的社會文化,雖然也有成績很棒的中國學生,不過還是讓人感覺他們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除了讀書還是讀書。
在美國高中里每年最大的盛事就是Prom 也就是畢業(yè)舞會,通常高中畢業(yè)的男女學生一定會在這個舞會中有所互動,也有很多男女同學通過這個機會向心儀的對象表白,可以說Prom是整個高中4年生活中最后一次精彩呈現(xiàn)的意義非凡的活動。
這本來是中國學生很好地進入主流圈子的機會。但事實上是,每年我們學校學生會都為準備這個Prom而付出很多,如果是在美國當地學生比率高的學校,這種舞會都是一等大事,入場門票非常好賣,可是在我們的學校,因為中國學生多,票卻很難賣完,最后舞會也是慘淡收場。
在課業(yè)方面有老師建議我上AP課 就是大學預修課程。由于中國學生在數學、物理、化學類理科科目有優(yōu)勢,在選課時這類科目是很受中國學生歡迎的,而為了更好地融入美國社會,我有意識地選了美國歷史、政治這些美國學生愛選的課,盡管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但是通過努力,我有了更多接觸美國學生和美國文化的機會。
在課外活動方面,老師建議我去參加辯論賽。因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必須是一個口才了得的 演講家 。
我一開始也有些膽怯,覺得怎么可能做得好呢?以我對自己的評估,我參加中文辯論賽都有難度,更何況用英文。不過,我還是選擇了去接受這個更大的挑戰(zhàn)。為了準備好辯論,我每個月都要讀將近2000頁的人文社科和歷史資料,而辯論的題目從 核武器問題 到 美國國家安全局是否應該對民眾實施監(jiān)控 這類枯燥而晦澀難懂的題材。
在變成現(xiàn)在的口齒伶俐之前,囧事也是很多。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在某次辯論賽臨近結束的時候,裁判員直接叫停,然后和我說 請說慢點,事實上我完全沒有聽懂你在說什么 ,我當時的難堪和沮喪大家可想而知??墒沁@類事件發(fā)生得多了,調整一下心態(tài),每一次的挫敗反而給了我更多的經驗和積累,讓我變得越來越從容,越來越淡定。
除了辯論賽,因為我喜歡政治,所以老師還推薦我去加州眾議院議員辦公室實習。
我每天下課后驅車1小時趕到到議員辦公室,處理的盡是諸如接電話這樣的瑣事,但就是因為這些瑣事讓我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州政府的運作體系,也正是因為我踏踏實實地把這些瑣事做好了,所以我的上司主動將我的實習期從3個月延長到一年。
就比如當時被熱議的奧巴馬支持同性戀法案的事件,早在加州通過類似法案的時候,大量對此法案不滿的民眾打電話到議員辦公室要求其作出解釋,我作為實習生總是首先被推出來當炮灰,但我從沒放棄和退卻過,接多了這樣 情緒激動 惡言相向 的電話,我的內心反而被磨煉得更加寧靜和堅韌了。
在積累了一些政治常識和增加了更多自信以后,我也開始想要利用自己的拍攝特長和政治敏感來做些什么,從而來影響我所處的社會群體。
我發(fā)現(xiàn)隨著美國亞裔族群的快速增長,亞裔族群的投票率反而是下降的,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投票選舉權和爭取自己的社會權益息息相關,所以我聯(lián)合志同道合的朋友制作了一個視頻,內容就是呼吁亞裔積極行使投票權,告訴大家這不是事不關己,而是和所有的亞裔群體的切身權益相關的。
我很慶幸當初選擇了一個走讀學校,讓我有更多自由發(fā)展的時間和空間,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都奉獻給了學業(yè)以及這些課外活動。在我的時間分配上,也許參與社團和社會活動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學習時間。
我雖然每天都非常忙,但是感覺很踏實。由于課堂里外接觸的大多是美國同學,我和他們之間的交往、交流、溝通越來越順暢,越來越真誠,我也還是那個真實的我。而美國同學一旦開始了解我了,他們對我也很友善,改變了以前的偏見,對我越來越尊重。
同時他們對中國文化也充滿了好奇,喜歡和我們交往。所以,只要有意愿、有意識地去認識、尊重和參與美國當地的社會和文化,最終我們是可以融入當地并且做得游刃有余的。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