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出國留學:如何避免行李超重呢?
無論留學還是旅行,一年總有那么幾次要出行,行李超重是一個問題!怎么最大限度地壓縮你的行李?看看這篇文章,哪些要帶哪些不帶,Mark一個!
一、絕對不帶用不上的東西
1.「也許」路上會看的書,「可能」想要敷的面膜,「萬一」下雨準備的雨傘,「說不定」會用到的另一個相機鏡頭,這些基本都用不到!不如一開始就把它們留在家裡。
2.行前把隨身物品清一清,比如把用不到的卡證從錢包里拿出來。該放下的東西就放下,比如把指甲剪短,指甲刀就不帶了。
二、能小不要大,能軟不要硬
1.洗漱類:分裝所有洗漱用品,大浴巾留在家裡享受,出門一條面巾就夠用!
2.錢包:用零錢包代替硬質的長錢包,卡證票據(jù)則分開放,輕便也安全。
3.包包:帶可以折起來的帆布袋,而不是又大又硬的皮質包。
4.帽子:不帶帽子或者帶好折的軟質帽子,而不是草帽氈帽等定型的帽子,鞋子同理。
三、一物多用的,用起來
1.背包:不選過于典型的戶外背包,選休閑型的,城市暴走也可以背。
2.人字拖:可以穿著洗澡起居,也可以穿出門,兩用~
3.睡衣:大兩碼的純色T恤可以做睡衣,也可以穿出門。
4.洗手液可以洗手也可以隨手洗內衣褲。
5.深咖色的眼線筆可以拿來畫眉毛。
四、旅途中要帶怎么樣的衣服?
1. 永遠以低調輕便好穿為原則。寬松的針織開衫比衛(wèi)衣好,布褲子比牛仔輕便,淺口鞋比靴子輕便。如果一件衣服或鞋穿著怕破怕臟,或者走路不方便,別帶。
2. 多帶基本款,帶有多種組合搭配的單品,3件衣服+2條褲子可以互搭那種。如果一件衣服或一雙鞋只有一種搭配,別帶。
3. 同一種類型的衣服帶一件就夠。比如一條牛仔褲和一條卡其褲。
五、讓你輕裝上陣的小物推薦
1. 頸枕:有搭扣可以掛在背包外面,坐車坐飛機都能用得上?,F(xiàn)在還有充氣的U形枕,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某寶有賣,強烈推薦~
2. 洗漱包:帶那種塑料洗漱包能裝,能掛,防水耐臟。
3. 票據(jù)包:沿途登機牌車票門票收據(jù)備忘小紙條統(tǒng)統(tǒng)往里面扔,護照甚至大額現(xiàn)金都可以塞,不怕丟不怕揉。
4. 抽繩布袋:有時候買鞋會送的,裝鞋子用。
六、如何有技巧地打包行李?
記住一點:重的放底部,使用頻率少的放底部,縫隙用零碎小物填滿,分階段一層一層的塞!
1.底層裝摺好的褲子,縫隙處就用內褲襪子之類的填滿,把底層塞嚴實了,再往上裝;
2.中層放洗漱包,側面可以塞雙鞋;再上一層放薄T恤;
3.最頂上是毛巾票據(jù)夾等繁瑣取用的零碎,找個溝壑順手把牙刷輕輕推進去。這樣到最后整個背包都會特別嚴實,如果先把所有衣物等大件都塞好了再去用小件填,可用空間會大大減少~
4.如果實在實在塞不下呢?身上已經有個背包,加個腰包太丑,加個挎包太蠢,那就拎個布袋。里面裝體積大不好折又不重的東西,或者頻繁取用的小物,比如一件很佔地方的厚外套,還能塞雙人字拖。耳機移動電源什麼的也能往裡扔,方便且毫無負擔。
七、出門旅行的幾條有效建議
1. 旅游證件類
出境旅行時,最好把護照、身份證等重要證件都準備一份復印件,并且拍照存檔。一旦在國外不小心丟失,有利于能夠證明并迅速找回。
2. 現(xiàn)金和信用卡類
需要特別特別注意的是,絕對不可將證件、機票、任何種類的現(xiàn)金及貴重物品(照相機,攝影機、手提電腦、手機、電池等)放置于托運行李中,否則一旦行李遺失,責任在于航空公司,保險公司是不做賠償?shù)?且遺失的現(xiàn)金不作賠償,實物根據(jù)航空公司相關條例作限額賠償)。
3. 電子產品類
出發(fā)前一定要確認相機是否能正常開啟,存儲卡是否能正常使用。否則等出發(fā)后才發(fā)現(xiàn)有問題,那真的是欲哭無淚了~民航局規(guī)定,只要容量不超過20000毫安的充電寶,是可以帶上飛機的。
4. 護膚化裝品類
日常護膚品類最好托運,手提行李內所有液體、凝膠及噴霧類物品,均須以容量不超過100毫升的容器盛載。任何大于100毫升的容器,即使并未裝滿上述物品,也不能通過安檢。
5. 常備藥品類
國外的醫(yī)療費十分昂貴大家是知道的,特別是在歐美已開發(fā)國家,在藥房買藥還必須憑醫(yī)生開處方才能買到。建議帶上一些常用藥品備不時之需。
6. 最后一條干貨
如何在收拾行李時一件也不落?最笨且最簡單的方法:在本子上列好行李清單,并分類,收拾一件勾一件,保你一件不落!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