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mào)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年留學生自白:出國讀書值不值?
很多準備出國,或者剛剛開始留學生涯的學生和她們的家長,都會思考這樣一個問題,留學到底值不值?衡量的標準到底是知識,是地位,還是畢業(yè)后的年薪?留學一年后,我回頭審視自己,總結學到了什么,有了哪些變化,終于明白了留學對于我們的價值所在。
學會獨立
到美國的第一天,來機場接機的老師說,第二天學校會組織新生去西雅圖市區(qū)辦華盛頓州的ID并去銀行開賬戶。結果第二天早上我睡過頭,錯過了集合時間。趕到集合地點時,發(fā)現(xiàn)學校的大巴早已出發(fā), 過分 的是,沒有任何老師留下來指導或照顧遲到的同學。當天所有的事情,都只能自己在異國他鄉(xiāng)單獨面對。
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我慢慢發(fā)現(xiàn)原來在這里的老師都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囑學生:何時交作業(yè),何時準備課堂演講,何時參加考試......。所有的信息都需要學生自己主動查閱,老師做的只是告訴學生:如何獲取相關信息。在組織外出活動時,老師也不會等遲到的人;也不會因為個別學生的個人失誤,重新組織某項活動。不論是找房子,找志愿者活動,還是找工作機會,找續(xù)簽所需要的資料,一切都要靠自己。簡單的說,不再有人幫我們鋪路,不再有人牽著我們的手走。這就是我們留學之初面對的 殘酷 環(huán)境,也是美國孩子從小就面對的正常環(huán)境。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很不習慣這種自力更生式的生活,堅持過來才發(fā)現(xiàn),正是這種環(huán)境幫助我成熟,讓我有能力和美國本土學生同臺競爭。留美一年后,自立過程中吃過的苦終于得到了回報。我很輕松的同時獲得了伊利諾依大學香檳分校、羅切斯特大學和印第安納大學伯明頓分校的錄取通知;在印第安納大學的新學期,一入學就找順利到了工作。和絕大多數(shù)學生一樣,在全校平均錄取率30%(注:當時了解的數(shù)據(jù),不一定準確)的嚴酷環(huán)境下,我們擊敗了美國學生、擊敗了其它國家的留學生,進入了久負盛名的 Kelley 商學院。
父母和國內(nèi)老師們都真誠的希望自己走過的彎路別人不要再走,希望自己犯的錯誤后人不要再犯,于是想盡了方法把事情說的很詳盡或是幫我們安排好了一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相比之下,我們在美國的環(huán)境下,學到的反而更多,成長的更快。
學會堅強
一個人在外生活,會接二連三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小到選不上課,老師不好,課聽不懂,大到辦理各種租房,開戶,買車的手續(xù)。誤了飛機,收了罰單,又要怎么辦?柴米油鹽,水電氣費這些似乎曾經(jīng)離我們很遙遠的東西,現(xiàn)在都是生活里的家常便飯。然而每次哭過,抱怨過后,我們都繼續(xù)的朝著自己的夢想努力。我聽一個朋友說,她學統(tǒng)計學的時候,很多次做不出來作業(yè)都難過的掉眼淚??煽抻惺裁从?只能擦干眼淚,繼續(xù)做題。我學編程的時候,曾經(jīng)也有一道題怎么都想不通,助教和我講解了好長時間以后,終于生氣了,扔下一句, 你根本就沒認真聽 ,然后就走了。那一瞬間,委屈難以言表,可是身邊那么多人,我只能讓眼淚倒著流回去。以后不懂解題時,還是厚著臉皮找助教講解。再如統(tǒng)計學考試考砸的時候,也必須忍住羞愧,去老師辦公室一題一題請她講解。
丟過人,掉過淚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再也不是原來那個遇到困難就沮喪好久的小孩了。學會了每次遇到挫折時,能夠平穩(wěn)心態(tài),條理清晰的分析原因,然后一一找到解決方法。
學會生活
在國內(nèi)時,從來不關心自己的身體和生活。生病了自己也不擔心,有同學照顧,或者父母會從家里趕過來。飛越太平洋之后,懂得不能再讓父母操心。我們開始學會照顧自己。明白天冷了不能逞強,知道感冒時要吃什么藥,喉嚨疼時學會分辨是扁桃體炎還是咽喉炎,淋雨過后要喝姜湯。生活的指揮棒握在自己手里之后,我們學會了下廚做自己喜歡的食物,買些好看的飾品布置自己的房間。知道假期要四處走走,增長見識。明白了只有自己過得好,父母才會安心。
學會包容
美國是個多元化的國家,擁有著來自各個國家,地區(qū),文化背景的人,各種各樣交織混雜的宗教和習俗。有人信基督教,有人信摩門教;有人是同性戀,有人是雙性戀;有人是ABC(美國出生的華裔),有人是中歐混血;有人染紫色的頭發(fā),有人染紅色的頭發(fā)。其實這樣的人中國也有,但往往被大家視為稀有人群或怪物看待。在美國,社會環(huán)境鼓勵和支持多元文化,多元價值觀。也許有人不贊同對方的生活方式或觀點,可是都能夠做到互相尊重,大家都以一種理解的態(tài)度互相包容。
因為有包容,所以才會有各種各樣新的思想和文化出現(xiàn),不同的視角,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因為有包容,我們來自世界各地的留學生才有交流各國文化,拓寬眼界的機會,才能學會去包容對方。
我們也許還意外的學會了修汽車、修電腦、鋪房頂、組裝家具、縫衣服 也許到了最后,我們都記不得上課學到了什么,甚至記不得我們遭遇過什么。但所有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內(nèi)化成了自身能力和修養(yǎng)。留學的價值也就超越了我們最初想要得到的金錢上的回報。
Amy GUO 經(jīng)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wǎng)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nèi)容,訪問者可將本網(wǎng)站提供的內(nèi)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wǎng)站任何內(nèi)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wǎng)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wǎng)站內(nèi)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wǎng)站刊登內(nèi)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