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2017年海歸女當菜農,出口韓國凈賺200多萬

2017/07/17 21:20:00 編輯: 韓國 瀏覽次數:685 移動端

“三聚氰胺牛奶案”發(fā)生,國外媒體對中國食品安全問題一片質疑,但就在這樣的背景下,李美嬌在廣州有機蔬菜基地種植的紫蘇,還被遠道而來的韓國客商一口氣買走20噸,他們開出的價格高達每公斤110元!這在當地引起不小的轟動。韓國對各種農產品的環(huán)保指標要求相當苛刻,這位海歸女孩種出的生態(tài)蔬菜,卻大受對方青睞。

“陽臺園藝”舒緩壓力

2003年,李美嬌從法國里昂一所大學畢業(yè)后,應邀來到廣州一家外企做市場拓展。公司銷售的主要是各種高檔醫(yī)療器械,她每天都會被無休止的公關應酬所困擾。此外,她還要做市場銷售策劃文案,經常在凌晨2點以后才能休息。時間一長,李美嬌感到頭暈、耳鳴、胸悶,夜里還經常在惡夢中驚醒。

為了排遣心中的壓力,工作之余,李美嬌在一位法國女同事的引導下迷上了養(yǎng)花種菜。她住的是一座老式公寓,房子不大但有一個陽光充足的陽臺,女孩讓人背上來一些肥沃的黑土,在10平方米的小空間里擺上數個花盆,種了蔬菜和花卉。很快,稚嫩的小芽破土而出,然后一點點長大長高,吐出了綠油油的葉子。欣賞著這美麗的小風景,嗅著帶有泥土氣息的花香,真是賞心悅目。李美嬌感到一天的勞累減輕了很多。

夏天來臨時,綠油油的青菜長勢喜人,小辣椒一簇一簇掛滿了枝頭。有時候正炒著菜,突然發(fā)現家里沒辣椒了,她就會去陽臺摘幾個朝天椒,順手丟進鍋里。因為新鮮,那味道真是美極了!

后來,李美嬌又從朋友處得知,日本有不少專為家庭園藝提供新奇的蔬菜種類,像佛手南瓜、玻璃奶油生菜等。她托人在東京一家種子公司購買了20多個適宜陽臺種植的新蔬菜品種來試種,還把每天的心得寫在網上。女孩從跟帖中發(fā)現,原來還有這么多人和自己一樣喜歡陽臺園藝。不少人還向她打聽從哪里可以買到那些可愛蔬菜的種子。李美嬌忽然想到,自己何不在網上開家小店,專門出售各種新奇蔬菜種子?

接著她通過一位懂日文的校友幫助,在一些日本花卉網站進行考察,組織貨源。貨到廣州,果然十分搶手。

當上“時尚菜農”

盡管陽臺上能種出不少東西,但要實現自給自足顯然很不現實。有一次李美嬌從外面買回一捆菠菜,在清洗時聞到一種可疑的氣味,像是一種殺蟲劑。

想到這些影響人們健康的“隱形殺手”,李美嬌一下子覺得很沮喪:在巴掌大的“陽臺菜園”里玩有什么勁!在法國留學時,她就發(fā)現不用化肥、農藥和催熟劑的生態(tài)蔬菜,盡管價格貴得驚人,但還是很受人喜愛。哪怕是采取最簡單的烹調方式,隨意蒸熟,或拌成沙拉,加上少許鹽,都會美味可口。她想,“還不如索性在鄉(xiāng)下租些地專門種植有機蔬菜,讓大家都能享受到蔬菜甜絲絲的味道?!?

2005年初,李美嬌做出了一個令同事大吃一驚的舉動:辭去月薪上萬元的工作,在花都區(qū)租下200多畝土地,雇人專門種植有機蔬菜。

不久,當地農民驚奇地發(fā)現,這個從國外回來的漂亮女孩對搞種植一點都不外行。她的地簡直不是種出來的,而是繡出來的。菜地被精耕細作,合理規(guī)劃。她帶領工人鏟土做埂圍成一塊塊的畦田,每一畦都種著不同的蔬菜:拳頭大的日本迷你南瓜,顏色鮮艷的法國藍莓和小葉歐芹,還有美國芫荽、荷蘭水田芥等等。

與當地菜農做法不同的是,李美嬌種菜施用的肥料都是發(fā)酵后的雞糞、豬糞和草木灰等,不用任何化肥。都說蔬菜愛生蟲,根本離不開農藥,女孩卻另有高招:“用煙絲及辣椒等泡水或者將大蒜搗碎了泡水,裝在噴霧器里往葉子上噴,天然又管用,比農藥好百倍!”

從2005年6月開始,李美嬌的生態(tài)蔬菜開始進入廣州家樂福、華聯(lián)等超市。盡管價格是普通蔬菜的幾倍,但因綠色環(huán)保,再加上從國外引進的一些新奇品種人們很少見過,所以,這些蔬菜一上市就供不應求。

紫蘇葉賣火韓國

2006年10月,李美嬌和男友一起到韓國旅游時,發(fā)現當地人對紫蘇情有獨鐘,而且這種蔬菜價格很貴(每公斤180元人民幣)。紫蘇屬于一年生的草本科植物,具有藥效,韓國人把它當成日常的高檔蔬菜,用紫蘇葉煲肉或燉湯。

李美嬌在首爾一家料理館吃飯時,向老板打聽紫蘇葉這么貴在市場上是否賣得動,對方不假思索地說,搶手極了,因本國供應嚴重不足,還要花大價錢從國外進口呢!李美嬌敏感地意識到,如果自己再承包幾百畝地專門種植紫蘇往韓國出口,這將是一次讓事業(yè)騰飛的好機會!

接著,李美嬌又和首爾的幾位蔬菜經銷商聯(lián)系,對方對她在中國大規(guī)模種植生態(tài)紫蘇的想法很感興趣,并表示愿意向她提供最優(yōu)良的新品種,建立長期合作關系。

經過一番奔波,2007年初,一個占地1000多畝的生態(tài)紫蘇種植基地初步建成。

原以為她手下有不少員工都是從農校畢業(yè)的,種植耐旱、抗病力很強的紫蘇應該沒什么技術問題,但沒想到這種“洋玩意”因“水土不服”,種下不到一個月就給小李來了個下馬威。當時,紫蘇開始大面積開花,李美嬌心里清楚,種紫蘇就是靠葉子賺錢,一旦開花,葉子就停止生長,自己上百萬的投資就會血本無歸。想到這些,女孩嚇出了一身冷汗,趕忙向首爾的蔬菜經銷商求救。對方得知情況后,馬上帶領專家趕了過來。原來紫蘇過早開花是氣候差異原因造成的,只要采取點小措施就可以解決(因涉及商業(yè)機密小李不愿透露具體操作方法)。她按照韓國專家教的辦法去做,紫蘇果然不再開花,葉片也很快長了起來。

技術問題得到了解決,當年,李美嬌將收獲的紫蘇葉出口到韓國就凈賺200多萬元。令她自豪的是,盡管韓國制定的多項環(huán)保技術指標近乎苛刻,但她生產的有機蔬菜卻一路暢通無阻。

來源:食品商務網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