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值得學習與借鑒 新西蘭教育模式分析
新西蘭擁有高質量的教學水平,其教學模式與中國傳統的教學方式有所出入。走進新西蘭的教育,聽到最多的一句話便是“以學生的需求為根本,最大限度地創(chuàng)造一切有利的環(huán)境,去滿足學生健康成長的需求……”。新西蘭教育模式有很多我們要學習吸取的東西。
1、培養(yǎng)目標體現了人性健康和諧的生成價值觀。
新西蘭大綱規(guī)定的八項能力即:溝通能力、數字演算能力、搜集和利用信息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管理和競爭能力、社交與合作能力、工作與學習能力、體能??梢钥闯鏊麄兣囵B(yǎng)的是:能夠很好的融于社會,并與之和諧相處積極向上的公民,做一個將來對社會有所貢獻的人,真正實現人的生命價值。教育是上層建筑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能真正用心地去體會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去打造不以功利性為主要目的的教育,那么構建人性化和諧社會,將會在我們的基礎教育中到很好的落實奠定出堅實的基礎。
2、教材選用體現了尊重學生的不同需求。
走進新西蘭的課堂,我們發(fā)現孩子們在教材的使用上有很大的自主選擇權。同一個班級同一個學科同一堂課在不同的小組,學生所用的教材都不一樣,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的求知需求和掌握程度,給予分層輔導,老師非常注重因材施教,關注每個孩子的發(fā)展需求和成長狀況。他們認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都有不同的需求,都有自己的選擇權力。
3、重視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
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學校根據孩子們的不同發(fā)展需求,提供一切最有利的成長環(huán)境。我們隨著孩子們的引導,參觀了學校的每個活動室,有木工、鉗工、裁縫、烹飪、泥塑、科技、美術、音樂、戲劇、表演等室,每個活動室,我們看到孩子們興趣濃厚,自主動手、創(chuàng)造的意識很強,見到來訪者,孩子們自我表現的自信精神令人感動,孩子們不僅樂于學習文化知識,更重視動手技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為學生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新西蘭教學大綱規(guī)定了七類學習科目:語文及外語、數學、科學、科技、社會學、藝術、衛(wèi)生和體育教育。其中,科學、科技占了兩門,可見起地位,學校給孩子們提供了大量動手創(chuàng)造制作的機會,很看重孩子們的制作成果。
4、班級文化的建設和管理中,學生就是小主人。
相信學生,相信每個孩子的尊嚴和價值,相信每個孩子內在的潛能,并重視開發(fā)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能動性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是是多么重要。我們或許在班級管理中,類似電教類的一些貴重物品管理工作,首先想到的是放手給學生我們放不放心?出了安全問題怎么辦?而相信孩子即使錯了一次、二次、甚至三次,也是對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次次重要體驗和積累。我想該校長和老師首先考慮的不是擔心電視機在孩子們自己動手搬運的過程中摔壞了,而是相信孩子們一定有能力完成自己喜歡干的事情。“以學生的需求為根本”必須建立在對學生的充分尊重和信任的基礎上!
5、雙休日,旅游勝地到處是孩子們放飛的身影。
新的教育對象觀是把兒童視為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是有情感、有意志、有發(fā)展需求本能的鮮活生命體。我們的教育對象正是一個個富有生命活力和無限潛能的兒童生命個體。馬克思主義人本學說指導我們,以人為本,以兒童的發(fā)展為中心,關注每個兒童生命的成長過程,提升兒童生命發(fā)展的質量,必須從學生的一切需要出發(fā),每個學生生成發(fā)展的內因和外因都不同,只有在研究學生的不同需求的基礎上,去從事和實踐一切教育行為,才會實現每個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都能有所發(fā)展,這是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教育狀態(tài),也是我們需要的一種教育理想。
新西蘭留學網介紹,新西蘭國家的教育,推崇這樣的一個觀點: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適應本國家、本民族、本地區(qū)的可持續(xù)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教育。西方國家的教育,有其本國民族文化的積淀和影響,我國的教育也有其歷史發(fā)展的因素和特點,但無論如何,教育對象是相同的(都是富有無限生命活力和潛能的兒童生命個體),教育的理念是共識的,一切為了孩子的健康全面發(fā)展,一切教育行為是以兒童的發(fā)展為中心。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