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記憶力在GMAT備考中的作用.

2017/08/12 03:32:22 編輯: 瀏覽次數:331 移動端

  很多同學都覺得在GMAT考試中記憶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天澳際小編就來帶大家看一下記憶力在GMAT備考中的作用,希望對大家備考GMAT考試有所幫助。

  一定要鍛煉暫時記憶力,他對于各部分做題時都很有用,對于閱讀的作用就勿庸置疑了,對于邏輯它能幫你建立清晰的邏輯主體,對于語法它能幫你理清句子的架構,對于數學它能幫你迅速解題??墒窃鯓渝憻挄簳r記憶力呢?方法很多,而且效果因人而異,我試過兩種,在這里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一個是圖像法―把關鍵性文字轉化成圖像,保留在大腦中。我想大家都有這樣的同感,自己對一些電影的經典場面總是記憶猶新,但對一些描述這些鏡頭的文字過不了多久就忘了,所以圖像更容易記住。

  當我在讀文章時,一邊讀一邊把可能的出題點(通常是觀點或對比點)想象成一些圖畫,讀完一段,馬上回憶一下這段主要有那些畫面。整個文章讀完了,在腦海中就如同放電影一樣過一遍。如一篇文章講了某些植物圈滅決的三種理論,第一種講了冰河的影響,在我腦海中就出現了冰天雪地。之后作者提出依據,因為化石中的植物是同一時代,這樣大面積的滅絕只能是氣候的巨變所導致。那么我腦海中馬上出現一塊巨大冰塊把地面上所有的植物壓在下面(代表植物圈被冰河氣候滅絕)。這就是我的思維及記憶過程。這樣有兩個好處;第一,有連貫性而且條理清晰;第二,由于以一些出題點為依據進行加工回憶,所以答題時速度會比較快。但也有兩個局限:第一對于一些陌生的主題沒有辦法進行加工處理,第二由于注意力集中在畫面上,有時會忽略一些關鍵詞。

  另一個預期法―讀文章時對文章進行預期,邊讀邊在腦海中形成中文框架,當文中內容有某些與自己的預期不符時,就容易把他們記住。這樣讀有三個優(yōu)點,第一比較符合中國人習慣,中國大部分人是以文字處理信息的。第二對一些關鍵詞敏感度提高,解題精確度提高。第三即便遇上陌生的主題影響也不大。我一般是兩者結合起來用。

  認知記憶力主要是用來掃除文章中生詞的障礙。文中一些非關鍵詞雖然對理解影響不大,但對閱讀速度及心態(tài)有影響。這些詞越少,對心態(tài)的穩(wěn)定及閱讀速度就越會有正面影響,反之亦然。所以我建議單詞量少于一萬的戰(zhàn)友,熟悉一下GMAT的詞匯,但不要花太多時間。剛開始準備時,每天花40-60分鐘用最快的速度掃一遍,不要試圖窮盡腦汁把它記住,只是看看就行了。第二天再用10分鐘把昨天看的復習一遍,沒記住的把它劃出來。第三天同樣花10分鐘看第二天的內容,但同時還要花5分鐘復習第一天沒記住的單詞。以后以此類推,每周六或周天再抽40-60分鐘把每周的內容復習一遍。這樣滾兩三遍后就基本可以了。

  長久記憶力主要是用于一些關鍵詞句,及出題點的記憶。譬如主題題中一些動詞,每段主題句的態(tài)度詞,以及能影響對比的程度詞,這些詞的精確含義要長久記憶。這些詞最好先查查英文釋義(推薦使用WEBSTER英文電子詞典),再結合文中具體意思,把他們的英文意思中文化,但同時最好記住英文釋義,這樣你記住的不僅僅是意思,還有語境。這些詞要在做完題后經常復習,讓他們進入你的長久記憶。

  有時記憶力不但幫不上忙,反而產生負面效應。我主要想談談兩點,一個是關于機經的記憶,另一個是關于老題答案的記憶??梢哉f機經的記憶是一把雙刃劍,它既能幫你預先熟悉考試內容,但又會影響到現場閱讀。我是5、12號考的,由于是月初,所以數學機經一道沒遇上,閱讀僅遇上三月機經中的一篇。不過我倒覺得這樣反而好些,我沒有受到太多記憶的干擾。

  通常來說機經的記憶主要有兩種干擾:錯認,偏頗(概念源自《記憶的七宗罪》,作者:哈佛大學心理系主任丹尼爾·夏科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紙錾袭斈憧吹筋愃莆恼聲r會去回憶機經中的內容,然后把記憶中的內容認為是你文章中讀到的,這就是錯認。如果機經本身就存在問題,那么就會對你形成誤導,使得你對文章內容掌握不全面甚至相反。有時當你回憶機經內容受到你自己知識體系的干擾,你會自動加上或刪掉原來機經中的內容,加上自己的描述,這就是偏頗。因為記憶內容不是文章本身,它同樣會誤導你。還有一些戰(zhàn)友聲稱新題已經做完了,老題的答案基本上都記住了,做老題時總是不期然的回憶出正確答案,感覺做老題沒有太大提高。的確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做老題意義不大。我也有同感,如果做完一遍后馬上又重新開始做,的確一看到選項就知道答案了,解題思維根本得不到鍛煉,一做新題還是錯。

  后來我受到《十倍速學習法》一書的啟發(fā),想到了一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之所以我們一看到題就會去回憶答案是基于以下兩個前提:首先,我們清楚只要找到正確答案即可,其次我們回憶比仔細看選項來得輕松。這兩個思維弱點主要源自人的本性:人總喜歡避免失敗,回憶答案使得錯選的可能性減小。同時人喜歡簡單易得的東西,盡量避免復雜艱難,誰來得輕松就會選擇誰。于是我告訴自己記憶不可靠,要根據選項本身來判斷對錯。同時我重做時,看選項找不同的判斷點,我的注意力集中在這個新的判斷點上,這樣就盡量避免了回憶。舉個例子,比如一個主題題,我第一次做對時是用動詞作為判斷點的,我選了開頭是evaluate的選項, 其他四個分別是,compare, contrast, criticize, chronicle.那么我在第二次做時不以這個為判斷點,我看看后面還有什么不同,我發(fā)現后部分也有不同,如reason, approaches, theory, questions, history. 再做第三遍時,我把注意力同時集中在這兩個判斷點上,這樣也就盡量避免了回憶第二次的判斷點。語法也可以如此。邏輯稍有不同,邏輯主要是把注意力放到選項的Line of Reasoning上,這樣選項是不容易記住的。下次再做時告訴自己上回的理解不一定到位,同樣把注意力最大的集中在Line of Reasoning上,這樣你就能盡量避免回憶了。

  通過自身的努力獲得GMAT高分,僅僅是我們這一階段成功的一個層面。無論是從當前還是長遠看來,通過GMAT來認識我們自己,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樣才能把我們的時間最大化。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