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2017新西蘭留學網專家建議:赴新留學選擇配套課程更有利
2017新西蘭留學網專家建議:赴新留學選擇配套課程更有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關于2017新西蘭留學網專家建議:赴新留學選擇配套課程更有利的介紹,下面跟著澳際留學網一起來了解一下2017新西蘭留學網專家建議:赴新留學選擇配套課程更有利,歡迎大家閱讀。
學生擔保金上漲50%、工作簽證可獲得兩次申請機會——
日前,局公布了一系列有關生簽證、工作簽證的最新政策,內容涉及學生申請留學的簽證變更、學習后工簽變更、技術移民變更以及簽證擔保金的要求等。此次“新政”出臺將給國內學生帶來哪些影響?有意赴的學子們又該注意哪些方面——對此筆者采訪了有關。
●“新政”調整涉及擔保資金、工作簽證等內容
據()資深老師介紹,2011年6月1日,新西蘭移民局就公布了有關學生簽證“新政”,內容涉及學生申請留學的簽證變更、學習后工簽變更、技術移民變更以及簽證擔保金的要求,這一系列變更應從2011年7月25日開始執(zhí)行。但為了給學校和學生足夠的時間應對“新政”帶來的影響,日前新西蘭移民局公布,原定7月25日執(zhí)行的移民“新政”延期至2012年4月2日實行,其中規(guī)定,將對國際學生擔保金上漲50%,學生簽證資金擔保(主要指生活費用擔保)將從每年1萬新元增加至1.5萬新元;另外,開放工作簽證擔保金將從2100新元漲至4200新元。這兩項“新政”將從2012年3月開始執(zhí)行。
“除了生活費計算標準增長50%以外,新西蘭政府還推出了畢業(yè)后工作簽證的新政策?!抡?guī)定,原來每人一次的畢業(yè)后簽證,將調整為符合條件的留學生,畢業(yè)后擁有兩次申請工作簽證的機會?!?/p>
談及新西蘭政府此次新政調整的目的時,新西蘭移民局希望借助此次“新政”規(guī)范其國際留學市場,并吸收更多高素質國際留學生,同時也為未來希望赴新西蘭學習的國際留學生提供一個更好的學習環(huán)境。
●“新政”調整對國內學生沒有不利影響
談及此次“新政”調整對國內學生會帶來的影響時,澳際公司澳新部主管佘天樂指出,就資金擔保上漲50%而言,其實只是將生活費計算標準由原來每年10000新元漲至15000新元,但實際上受通貨膨脹的影響,原生活費標準難以滿足留學生在新西蘭目前的生活需求,因此移民局作出此項調整十分必要。從另一個角度也可以看出,按照目前新的生活費計算標準,資金擔保金額僅增長了3萬元人民幣/年,屬于合理變動范疇。事實上,此項新政調整后,中國學生赴新西蘭留學每年應準備的資金擔保仍然是每年15萬元至18萬元人民幣,而對比、、、等英語國家,赴相對低廉。
網()專家分析認為,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新西蘭政府此次針對國際留學生增加資金擔保的“新政”較為合理。對于有意申請赴新留學的學生而言,“新政”實行之前提早規(guī)劃、做好簽證申請也就十分必要。另外,“新政”實行后,留學生畢業(yè)后每人將有二次申請留學工作簽證的機會,這對于有意赴新西蘭留學并試圖尋找工作的國內學子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消息。
●專家建議:赴新留學選擇配套課程更有利
在()劉穎老師看來,新西蘭此次學生簽證政策的調整意在吸引更多“真實”的海外留學生,為新西蘭帶來高技能人才,促進新西蘭的經濟發(fā)展;同時也將引導的國際學生更理性地看待移民。對此,專家們也給出了他們的建議。
()專家建議,廣大學生,可以選擇一些配套課程,比如就讀本科的同學,先申請兩年高級文憑課程,直接獲得一年的工作簽證,然后攻讀兩年本科學士學位,等有資格后再獲得一年的工作簽證。在相同的時間內,對于讀一年預科加三年本科的同學而言,將擁有多一年在當?shù)卣夜ぷ鞯臅r間,而就業(yè)和移民的可能性就多了一倍。
對于赴新西蘭留學獲得本科以下學歷的移民申請群體而言,若難以留在當?shù)鼐蜆I(yè)發(fā)展,可以重返校園進修;一旦獲得更高學歷,將再次獲得“開放式”工作簽證。此項“新政”的出臺,為赴新西蘭留學的國內學子提升自己的就業(yè)競爭力,或待工作穩(wěn)定后再往移民方向發(fā)展更為有利。
更多留學資訊,請登陸()或(),我們的服務宗旨是:品牌·專業(yè)·誠信·用心。
以上就是關于2017新西蘭留學網專家建議:赴新留學選擇配套課程更有利的介紹,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留學資訊,歡迎關注澳際留學網,更多精彩敬請期待。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