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實例講解:我為何放棄美國來加拿大留學

2017/04/05 12:37:44 編輯: 加拿大 瀏覽次數:277 移動端

  美國一直留學生們選擇的熱門國家,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的留學生在面臨選擇美國和加拿大的時候卻選擇了加拿大,這是為什么呢?下面有一則網友的親身經歷,接下來就隨著澳際小編一起來感受一下吧~

  當年在我眼里移民加拿大優(yōu)勝過美國之處主要還有:

  1)沒有強制兵役:因此永遠不會看到自己兒子在未來可能的戰(zhàn)爭中攻打他的爺爺或我的爸爸所居住的城市;

  2)沒有全球納稅:那些做生意的,或上市公司打工的加國公民(如李嘉誠小兒子)作為非居民公民無需繳納加拿大稅項;

  3)沒有做“大哥大”:除了不用分擔做“世界警察”帶來的沉重經濟負擔,也不用擔心成為恐怖主義的襲擊對象。

  以下兩個小故事,令我當年先迷戀而后拋棄那不“美”的美國,最后成了今天的加拿大人。

  1984年自助游去夏威夷,在飛機上認識了一帶臺灣紗廠股東的導游并決定參加他們的旅游項目。在飛機抵達后第一次自助午餐時就出了問題了 ,原來是一穿西裝打領帶的老年臺灣同胞(這個島上太熱,就沒見過穿西裝打領帶的)中暑暈倒。

  我本認為是一件小事,但眼前卻出現了一大群身穿制服的:有警察,保安,急救和醫(yī)療人員,我也居然成了現場翻譯。當導游隨救護車陪著該團友去醫(yī)院時,我卻被在場包括記者的人們團團圍住。有慈善機構的人給我名片表示愿意支付該事故涉及的醫(yī)療費用,更多的人關心那位老先生的情況。此時此刻,我想到在北京看到被汽車撞死躺在蘇聯大使館門前好幾個小時的騎自行車少女,又想到海南省公路上成千上萬汽車碾過后像燈影牛肉一樣行人尸體。

  美國這民族對生命的如此重視,令我非常感動,并向在場的人(包括媒體在內)講了一些動情的話。在我們午飯還沒有結束時,那位暈倒的臺灣同胞已經回來繼續(xù)用餐了。

  1998年開車路過紐約水牛城,我決定在哪里酒吧里度過“歡樂時光”。剛走進去后我非常吃驚的發(fā)現,酒吧客人擁擠騷動和瘋狂歡呼。我問其中的幾個酒客,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要放煙火慶祝? 其中一個人答:“笨蛋,我們正在開戰(zhàn)!” 原來克林頓總統(tǒng)因萊溫斯基案困擾,他突然下令以巡航式導彈對在阿富汗的恐怖主義基地狂轟濫炸。

  我當時十分氣憤,面對酒客們我高喊“房子在燃燒,人群在死亡,有哪一點值得你們慶祝的!” 我是這么與他們辨論:“如恐怖主義是蒼蠅,那么你們因為我臉上有蒼蠅就可以對我扇耳光了嗎?” 我認為起碼在坐的美國人心目中是沒有主權概念的。

  當然我們的爭論是沒有結局的,最后幾乎大家拳腳相對。我一生還第一次近距離,活生生地體驗到“美國主義”的直接應用和民眾對它的支持。由于我也不想在警察局幾個小時,最后在酒吧老板的勸告下,我灰溜溜的離開了。這寡不敵眾的我,又在人家的地盤上,也沒有想過采取什么恐怖主義行為。

  加拿大穩(wěn)定的國內局勢是很多人選擇留學加拿大的原因,和美國相比,加拿大的綜合實力并不差,如果能夠申請到加拿大大學,比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留學加拿大的確是個很好的選擇。

立即咨詢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