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美國留學中介-杜克大學“郵件門”持續(xù)發(fā)酵,中國留學生這樣做真的是太解氣!

2019/10/24 11:32:29 編輯:井浪花-cj 瀏覽次數(shù):1190 移動端

本文標題:美國留學中介-杜克大學“郵件門”持續(xù)發(fā)酵,中國留學生這樣做真的是太解氣!,如今留學的人越來越多,不論高中生、大學生還是讀研的學生,都想早日去留學接受好的教育,很多同學對杜克大學郵件門,美國留學中介,美國留學簽證的相關問題有所疑問,下面澳際小編整理了《美國留學中介-杜克大學“郵件門”持續(xù)發(fā)酵,中國留學生這樣做真的是太解氣!》,歡迎閱讀,如有疑問歡迎聯(lián)系我們的在線老師,進行一對一答疑。

  是的,你沒有看錯,杜克大學生物統(tǒng)計系項目負責人Megan Neely警告全系學生:

  What?

  說中文時還要記得教訓?

  她說的是什么教訓?

  這件事還得從Megan Neely的一封郵件說起。

  說中文時要三思

  當?shù)貢r間1月25日,美國杜克大學生物統(tǒng)計系研究生項目主管、助理教授Megan Neely向全系學生發(fā)送了一封警告郵件。

  她在郵件中聲稱,兩位教職員工向她投訴,他們在教學區(qū)看到兩名中國學生“用中文大聲喧嘩”,他們想知道這兩個學生的名字,以便之后拒絕這兩名學生的實習或項目申請。

  郵件全文翻譯如下:

  今天,有兩位教職員工來詢問我是否有系里同學的照片,我分享給了他們。然后他們從這些學生的照片中挑選出了一些學生的照片,并表示他們在學校的休息室里用中文大聲喧嘩。

  我問他們?yōu)槭裁聪胫肋@些學生是誰,他們回答說,他們想記下這些學生的名字,如果這些學生以后想申請實習、參加面試,或者想加入自己的研究項目,他們能夠想起來。

  這兩位教職工對這些中國學生沒有珍惜大好機會練習英文而感到非常失望,并且,在這層樓里使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懂的語言交流,非常不禮貌。

  所有的國際學生們,當你們想在這棟樓里說中文時,請務必將這次教訓牢記于心。

  我無法想象你們來到美國使用一門非母語是多么的困難,但我還是非常尊重你們的所作所為。

  盡管如此,我依舊建議你們在學校里可以100%使用英文。

  那些二年級的正在申請實習的同學,更要謹記。

  這封充滿著種族歧視意味的郵件發(fā)出后,瞬間引發(fā)了杜克大學中國留學生以及國內(nèi)網(wǎng)友的憤怒和抗議。

  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確實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如果中國留學生真的這樣做了,被警告批評無所厚非。

  但是,這封郵件的根本沒有拿音量說事,Megan Neely的矛頭直至“中文”:

  什么叫“在這層樓里使用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懂的語言交流,非常不禮貌”?

  用別人聽不懂的語言交流,就是不禮貌的行為?

  每個人都有自由選擇交流用語的權利,學校并沒有權利限制學生使用母語。

  很多人表示:

  而且在郵件的最后,Megan Neely明確指出“說中文時要三思”。

  所以,說到底還是“說中文”的問題。

  有網(wǎng)友憤憤不平:

  將郵件發(fā)送給全系學生,這難道不是在侮辱中國留學生嗎?

  作為常踞美國前十的世界頂尖名校,杜克大學一直推崇多元化的理念,況且美國對種族歧視言論明令禁止,杜克大學教職員工明晃晃的種族歧視行為,著實令人寒心。

  中國留學生聯(lián)名抗議,杜克大學道歉

  面對這封充滿種族歧視的郵件,杜克大學法學院以及其他學院的中國學生連夜起草了抗議信,從下午3點發(fā)布到晚上7點,4個小時收集到了1000多同學校友的簽名。

  中國留學生們在抗議信中,敦促杜克大學對Megan Neely涉嫌歧視的郵件展開調(diào)查。

  杜克大學收到中國留學生的抗議后,立即發(fā)出了回復郵件:

  當?shù)貢r間1月26日,生物統(tǒng)計專業(yè)所在的杜克大學醫(yī)學院院長Mary E. Klotman發(fā)出道歉信,強調(diào)學校對學生交流使用的語言沒有限制,杜克大學尊重所有文化,宣布Megan Neely不再任相關項目負責人。

  雖然校方已經(jīng)公開道歉,但是國內(nèi)外的網(wǎng)友們似乎并不買賬,他們認為免去Megan Neely的職務是治標不治本,實質(zhì)性的作用并不大:

  事情發(fā)展到這里似乎已經(jīng)塵埃落定了,但是通過這件事,我們要好好思考一個問題:

  面對歧視,我們應該怎么做

  01 擺正心態(tài),錯不在你

  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你要清楚地意識到,歧視是一種人格扭曲,歧視別人的人才是有問題的那一方,被歧視的那一方是受害者。因此,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歧視而感到自卑、抬不起頭來,因為錯不在你。

  02 拒絕沉默

  中國的教育總是從小教孩子吃虧是福、退一步開闊天空。但是,當留學生只身一人來到國外,承受著學業(yè)、生活等各方面的壓力時,任何負面的評價和打擊都有可能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為一個擁有獨立思考能力的人,我們應該明確知道:

  面對歧視,吃了啞巴虧絕不是福氣,退一步只會讓歧視變本加厲。

  所以 ,面對歧視,我們絕不能沉默。

  在這次的事件中,杜克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們及時站出來,共同維護我們的尊嚴,為自己的正當權益發(fā)聲,這樣的行為值得所有人為他們的點贊。

  所以,當遇到歧視時,澳際教育澳際小編建議大家這樣做:

  回擊是必須的,但一定要保持理智,千萬不要訴諸暴力。

  作為拿著簽證在國外求學的留學生,一切與暴力有關的事件棕櫚君都勸你有多遠離多遠。想著用暴力解決問題,很有可能會使自己受傷,甚至被遣送回國。

  正確的回擊方式就是簡單粗暴地質(zhì)問歧視者:Are you a racist? (你是種族歧視者嗎?)

  澳際教育澳際小編建議大家說這句話時一定要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最好是讓方圓十里內(nèi)的人都聽見,配合打開手機里的語音備忘錄app使用,效果更佳。

  在美國這樣一個極度追求政治正確的國家,任何種族歧視者都是要遭到大眾的唾棄的。所以,一般當你這樣質(zhì)問歧視者,而且還拿出了手機錄音取證,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慫了,最后只能灰溜溜地逃走,以后再也不敢在你面前造次。

  嗨呀,想想都覺得好解氣呀~

  如果你完成了以上步驟,歧視者還是頭很鐵,要跟你硬剛到底,那你也沒必要再跟他浪費時間——帶著錄音去Student Judicial Center或International Affairs Office這樣的學校部門投訴,或直接報警。

  學校都有專門處理這類投訴的部門,且收到這樣的投訴都會非常嚴肅地處理,找到相應的部門明確提出你的訴求即可。

  一般在警察介入前這事兒學校就已經(jīng)幫你解決了,只要情況屬實,歧視者一定會受到應得的懲罰,輕則當面向你道歉,重則開除學籍都有可能。

  03 修正自己,與那些錯誤的印象去斗爭

  不得不承認的是,每一個中國留學生都不是完美的,都還有進一步完善自己的空間。

  也許在你成長的環(huán)境中,有時不扯著嗓子講話別人根本無法聽清你在說什么,于是你到了國外在一些公共場合音量過高了,引來了周圍人的側目;也許你的版權意識還不是那么強,有時已經(jīng)做出了侵權的事情卻不自知,最后被他人點破。

  面對自己的錯誤,你要做的就是誠懇地道歉,虛心地改正。

  0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最后提醒大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如果你不愿意被人歧視,就先做到不歧視人。

  敞開心胸去了解那些你所不了解的,尊重那些你所不能理解的,永遠不要認定一個結論再去反推過程,永遠不要戴著有色眼鏡去觀察這個世界。Don‘t judge.

  對于杜克大學教職員工的歧視言論,你有什么看法?這件事是否會影響杜克在你心里的地位?

此外,如果您對移民、置業(yè)相關服務感興趣,您可手機訪問:澳際移民置業(yè)官網(wǎng)http://immi.aoji.cn/

大多數(shù)用戶曾經(jīng)通過搜索:美國留學中介-杜克大學“郵件門”持續(xù)發(fā)酵,中國留學生這樣做真的是太解氣!到本頁,內(nèi)容來自互聯(lián)網(wǎng)不代表本網(wǎng)觀點,如果本網(wǎng)轉(zhuǎn)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請發(fā)郵件至gaozichang@aoji.cn,我們將第一時間本網(wǎng)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guī)盡快妥善處理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