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xiàn)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新聞列表>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解析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解析。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的全稱是傳播與教育(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MA),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數學、科技和技術系下開設。這個項目使用社會科學的方法,包含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學習傳播與教育,尤其關注在新媒體影響下教育以及其他社會系統(tǒng)的改變。下文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解析。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教育學院
?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成立于1800年,是美國歷史悠久、規(guī)模最大的教育學院,一直位于全國排名前列。 該學院包含四個核心領域:健康、教育、領導力和心理學。 在兩大領域起到了領導的角色:1.對學校改革和重建的政策制定者;2.培養(yǎng)直接服務學生的教育者和對教育、心理、行為、技術和衛(wèi)生措施的協(xié)調者。
?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基本情況
?
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碩士學位的全稱是傳播與教育(Communication and Education, MA),在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數學、科技和技術系下開設。這個項目使用社會科學的方法,包含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學習傳播與教育,尤其關注在新媒體影響下教育以及其他社會系統(tǒng)的改變。
?
1、專業(yè)優(yōu)勢
?
學院開設了兩個傳播與教育的學位,MA和EDM,適合不同的人士學習,應屆生主要申請的是MA學位。
?
MA學位的專業(yè)特色:
?
1)反思媒體在文化發(fā)展的歷史影響,如,面對面演講,寫作,印刷,攝影,電影,廣播,電視,計算機以及多媒體網絡;
2)用人類學和語言學方法學習不同形式的交流方式,讀寫能力,信息處理,教育實踐認知條件;
3)探索媒體在社會關系,以及應用信息和通訊技術去改善教育和生活條件發(fā)展策略的正負面影響。
?
2、學位要求
?
MA學位畢業(yè)需修32個學分,EDM畢業(yè)需修60個學位,專業(yè)的核心課程是:研討會、傳播史、以下四個方向選擇9個學分:認知議題與技術、社會議題與技術、文化議題與技術、教育實踐和設計。
?
3、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申請要求
?
截止時間:春:11-1,夏和秋:優(yōu)先截止日期,1-15
提交材料:在線申請、個人陳述、簡歷、推薦信、成績單(國際學生成績認證)、TOEFL
?
4、招生傾向
?
ED.M學位在申請時需要工作經驗。
?
5、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錄取案例分析
?
【X同學】
【硬性背景】天津某大學 英語/金融雙學位;GPA:3.1/4.0(交換期間GPA:3.58,佛羅里達州立大學);
TOEFL:111(R28, L28, S27, W28) GRE: 311(V151+Q160)+4
【軟性背景】
實習經歷:
1)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2)采訪新西蘭惠靈頓市長
3)皇馬中國行,采訪隊員并進行比賽的報道
4)At the top in socio-economic data這篇文章發(fā)表在“華盛頓郵報”中國天津特殊頁面
5)參加第二中國(濱海天津)國際生態(tài)城市論壇與世博會和中國直升機博覽會
6)訪第一太平戴維斯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
7)報道第30屆年度行動理事會全體會議并采訪前加拿大總理
學生優(yōu)勢:參加活動豐富,志愿者經歷豐富,有出國交流經歷
?
6、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申請總結
?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作為世界頂尖的教育學院之一,其良好的聲譽、一流的師資以及澳際的地理位置每年吸引著無數的申請者。與其他學院不同的是,哥大的傳播專業(yè)開設在教育學院下,是傳播與教育相結合的一個學位,也就需要學生不僅具備傳播的背景,也需要具備一定的教育背景,為混合型人才,作為大眾情人校,托福105+,GRE320+的硬件,軟件方面不能有任何短板。
?
以上是澳際專家對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傳播學專業(yè)的詳細介紹,希望對申請者有所幫助。如有疑問,可隨時在線咨詢,或撥打留學熱線400-890-6000,澳際專業(yè)留學團隊傾情為你服務。
推薦閱讀:
2015年美國文科碩士申請方案——熱門專業(yè)解析,院校排名,申請?zhí)攸c盡在這里!
您還可能關注:
【申請方案】澳際項目集錦
【研究生產品】美國研究生領航計劃
【大學排名】2014年USnews美國大學排名
立即咨詢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