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博文列表> 因為和亞歷山大·麥昆不解情緣讓我瞄準了中央圣馬丁大學!
初二那年偶然間在書店里看到一本封面是閃亮亮的銀色的書,上面寫著亞歷山大·麥昆的名字,當時只是覺得書長的挺好看的就買下來了,沒想到那本書讓我確定了之后幾十年的方向。
因為喜歡麥昆這樣一個可以同時帶著 “愛不是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去感受” 和“對死亡的敬畏”去創(chuàng)造的人,他讓我感到十分好奇,驚嘆,和敬佩,也是在那個時候我認定了這個專業(yè)和麥昆的母校,中央圣馬丁。心想事成,今年我收到的offer:Central Saint Martins, Foundation-Diagnostics
我最初是因為每年的大師行的活動了解到藝盟的。每年iaia的大師會聯合中央圣馬丁名揚?外的教授們一起去苗寨,敦煌等具有特色和意義的地方去體驗圣馬丁校內學生的課程。
我當時了解到的第一反應是,woc,這么強,騙子吧。。。親身體驗了iaia藝盟與中央圣馬丁Natelie教授的苗寨大師行后,果斷報課了。
我在iaia的主帶老師是陳禹含老師。說實話,這個老師把我有一個多年的毛病收拾的服服帖帖的,我從?到大只要看到老師在自己專業(yè)上有一點瑕疵都會絕對不服,但陳禹含老師給我安排得明明白白。
我對于好老師的標準一直是經驗與選擇,這也是我的導師陳禹含帶給我最大的財富。一個好的藝術導師并不是自己和學生在申請deadline之前不吃不睡奮斗兩個禮拜,而是總能在適當的時候提出一個正確的方向,一個獨到的建議,或者一句能在關鍵時刻點醒自己的話。
所以我總覺得,我已經付出了我所有能付出的努力了,其他的運用和風險成分,陳禹含老師已經用她獨有的經驗和眼光幫我化解了。
因為平時會經常無緣無故的發(fā)呆,所以總是不由得自主的思考很多問題,一碰到值得思考的問題和得出的有趣結論我會馬上用備忘錄來記錄下來。
我的靈感來源往往是生活中親身經歷的或者有所耳聞的事以及我對這些稀奇古怪問題的看法的結合體,他們往往能產生出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至于制作過程,我比較擅長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怎么開心就怎么玩。
表面還和我之前想的一樣光鮮亮麗,但背后還是挺辛苦的。尤其是每當自己感覺熬了足夠的夜做了足夠的東西,之后老師來了一句這才哪到哪啊。還挺致命的。
The first one and forever,之前提到的,亞歷山大·麥昆。另外最近也挺喜歡IrisVan Herpen和中央圣馬丁畢業(yè)的針織設計師Paolina Russo,還有國內設計師王逢陳。前兩個是因為他們各自獨特的技術和理念有吸引到我,后一個是我感覺我穿她家衣服挺好看的。
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行動力,在專業(yè)成就上我覺得都是相輔相成的吧。一個決定了高度,一個決定了深度,一個決定了你能在這個行業(yè)里走多遠。
看書,看電影,發(fā)呆,逛街,吵架,談戀愛,看新聞。。。關鍵是要養(yǎng)成一個只屬于你的看問題的?角度吧,這樣什么事都可以成為靈感的來源。哦對還有,想到就?刻記下來,你的腦子真的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使。
我想利用中央圣馬丁的實習年和畢業(yè)后的一兩年先到一個可以互相認可價值的品牌工作,積累實戰(zhàn)經驗。然后肯定是要嘗試做自己的品牌吧,當然機遇和緣分挺重要的,看命吧。
大咖導師:
2012年畢業(yè)于中央圣馬丁服裝設計專業(yè),憑借其扎實的基本功和豐富的藝術表現力從圣馬丁莘莘學子中脫穎而出,在2010年成為實習生中僅有的兩位被選為亞歷山大麥昆公司刺繡部并且直接擔任設計工作的人選之一,2010年5月至2012年10月在亞歷山大麥昆工作。
2010-2012先后12次參與設計麥昆在巴黎的時裝秀,期間擔任主要設計并親手制作2011春夏麥穗裝及2012秋冬陶瓷裝,其中重要的成衣刺繡部分均由其親手設計完成。
陳老師帶領的藝盟服裝工作室,熟知中央圣馬丁的錄取標準和每年面試的最新動態(tài),深知國內服裝設計生的自生特點,結合中央圣馬丁的教學標準,連續(xù)多年培養(yǎng)出學生成功晉升中央圣馬丁服裝設計領域的各個專業(yè)方向;女裝男裝針織面料市場等。
馬育 經驗: 24年 案例:7231 擅長:澳洲,新西蘭,英國,加拿大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