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大學商學國貿雙碩士畢業(yè),現居澳洲,在澳學習生活15+年,從事教育咨詢工作超過10年,澳洲政府注冊教育顧問,上千成功升學轉學簽證案例,定期受邀親自走訪澳洲各類學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博文列表> 情態(tài)動詞+完成時用法
情態(tài)動詞+完成時在使用的時候,代表不同的意思,下面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
1. must have done 表示對已經發(fā)生的事情的推測,意為“一定,想必”。這種結構一般只用于肯定句,其否定形式是can't (couldn't)have done ,表示“不可能,肯定不會”。例如:
He didn't hear the phone. He must have been asleep.
他沒有聽到電話響,他肯定是已經睡著了。
He must have been to Shanghai.
他一定去過上海。
They can't have gone out , because the light is on .
他們不可能出去,因為燈亮著。
2. can(could)have done表示對過去的時間內可能發(fā)生的事情的猜測,can have done 一般只用于否定句和疑問句。could have done 還可以用于肯定句,常用來表示本來可能完成而實際未完成的動作。例如:
He can't have finished the work so soon.
這項工作他不可能完成得這樣快。
We could have walked to the station , it was so near .
我們本來是可以走到車站去的,路很近。
3. may(might)have done 表示對已經發(fā)生的事情的不太肯定的推測,意為“可能已經,或許已經”。例如:
If we had taken the other road , we might have arrived earlier.
如果我們選擇另一條路,我們可能會到得早一些。
He might have given you more help , he was very busy .
他本來是可以給你更多幫助的,盡管他很忙。
4. needn”t have done 指實際上做了本來不必要做的事,意為“本來不必”。例如:
There was plenty of time . She needn”t have hurried.
時間很充裕,她本不必匆忙。
You needn”t have told him the news.
他本來不必把這個消息告訴他。
5. should (ought to )have done 指本該做而實際未做的事,意為“本來應該”。其否定式shouldn”t(oughtn”t)have done 則表示某種行為不該發(fā)生但卻發(fā)生了。例如:
You should have started earlier , but you didn”t.
你本應該早一點出發(fā),但是你沒有。
You ought to have helped him (but you didn”t ). 你本應該幫助他。
We shouldn”t have waited for her because she never came.
我們本不應該等她,因為她根本不會來。
更多留學信息,請來電咨詢
太原澳際:0351-5228800
辦公地址:太原市府西街9號王府商務大廈A座19層J戶
Amy GUO 經驗: 17年 案例:4539 擅長:美國,澳洲,亞洲,歐洲
本網站(goplaceswithdan.com,刊載的所有內容,訪問者可將本網站提供的內容或服務用于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yè)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時應遵守著作權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guī)定,不得侵犯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除此以外,將本網站任何內容或服務用于其他用途時,須征得本網站及相關權利人的書面許可,并支付報酬。
本網站內容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網站刊登內容,請及時通知本站,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