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初三和高一的學生如何備考SAT閱讀.

2017/08/05 02:14:43 編輯: 瀏覽次數(shù):283 移動端

  對于剛剛開始備考SAT閱讀的學生來說可能是一個很痛苦的開始,尤其對于初三和高一的學生來說,他們常常抱怨SAT閱讀題根本就"讀不懂"。我們短期內不可能改變SAT閱讀的文章和題目,我們只能從自身做起,爭取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最高的備考效率。下面先就初三或高一學生自身的一些困難分點展開。

  SAT名師常志誠最新力作《2012年最新SAT滿分作文范例》 下載地址>>

  首先,詞匯量小。

  怎么個"小"法?以北京為例,人教版的初中英語詞匯除去專有名詞是2200詞,中考英語考綱詞匯1480詞。假如在開始學習SAT的時候是初三或高一的話,除非已經學過托福等其他課程,一般詞匯量就是1500詞的水平。

  所以文章中能讀懂的內容少而又少。怎么辦?背單詞,這是當然的。不過,從閱讀的角度出發(fā),我們還有一些可以做的事情。

  第一,養(yǎng)成看"讀不懂"的文章的習慣。

  閱讀就其本身功能來說,其實是借助已知的信息來獲取未知信息的過程,如果一篇文章看完發(fā)現(xiàn)沒有一丁點兒不懂的,那這篇文章其實也是白看了,因為什么新信息也沒得到。

  初三或高一的學生面對一篇SAT閱讀文章時,懂的的確是特別"少",不是說,"拜拜了,等我回去背完單詞再來看你",還是要多看,爭取通過有限的信息來把握更多的內容。閱讀本身也是可以提高閱讀能力的。

  第二,在閱讀中積累詞匯。

  有些同學,拿到一篇閱讀,抱起文曲星就開始查,從頭查到尾,看完之后,說這篇文章說了什么?不知道,就是查了蠻多詞的,苗族,小行星,浮游生物……說的不是這樣積累詞匯。

  SAT閱讀有一種重要的題型,老師們喜歡叫它"詞匯題",考的是詞匯在文中的意思,解題有一個重要的點,即使不知道這個詞的本義,也可以從上下文中猜出來。

  在閱讀中積累詞匯也是這個邏輯,我們會發(fā)現(xiàn)在閱讀過程中猜出來的意思比查出來的意思記得牢,而且記得活,因為我們是連搭配一起體會到的。所以說,閱讀是可以積累詞匯的。

  其次,句子結構分析能力弱。

  怎么個"弱"法?看不懂長難句。其實呢,初中英語雖然學的不多,卻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這正是我們把握長難句的關鍵。

  第一,句子的基本結構在初中已經學過了。

  "主謂賓"、"定狀補"的概念初三和高一的學生都已經知道了。長難句的解析也主要是找主干,"主謂(賓)"的中心分別是什么,然后把"定狀補"這些修飾成分歸到該歸的中心上去。

  只是長難句里修飾成分層層疊疊,又混著好多不認識的詞,讀起來就特別難受,不知道誰是中心,誰修飾誰了,這在我們SAT基礎閱讀班中會結合真題中的句子為同學們展開專題訓練。

  第二,標志句子邏輯關系的表達已經學過一部分。

  這主要指的是連詞和一些固定結構(如forexample)。學過的在閱讀中就要爭取用上。沒學過的要第一時間補上,這和前面說的詞匯問題不一樣,不知道"meteorite"是什么意思往往還是能解題的,不知道"nevertheless"問題就大了。

  比如說,初中詞匯中表示轉折的連詞只學過四個半--but、though、although、however和while,剩下相對少見一點的,我們也需要盡快掌握。

  最后兩點,習慣一字一句讀文章和背景知識比較少,都是需要慢慢解決的問題,所幸也不是最嚴重的問題。

  習慣一字一句讀文章這點,經過閱讀班的訓練,有意識地注意略讀和時間的控制,是可以改變的。而背景知識,它的用處是在閱讀中為我們省時間,它的壞處是讓我們有先入之見,順其自然或許更好一點,需要在閱讀中慢慢積累。

  由上可見,初三或高一的學生覺得SAT閱讀難,可以找到以下幾點原因:詞匯覆蓋范圍廣、文章結構多樣、題目邏輯復雜、時間緊張。那這就需要同學們在備考過程中,有意識地去攻克這些難題。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努力備考。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