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閉

澳際學費在線支付平臺

2017年我的留英求職心得

2017/06/28 08:10:17 編輯: 英國 瀏覽次數(shù):512 移動端

  我是去年過來讀Master的,從本科航空方向轉(zhuǎn)到土木方向,無paper無工作經(jīng)驗。今年7月底國內(nèi)聯(lián)系的工作失手,開始在這背水一戰(zhàn),8月21號收獲offer。2個公司總共面了3次,經(jīng)驗不全面但也算是摸著了一些門道。

  閑話少敘,轉(zhuǎn)入正題。關(guān)于申請流程的介紹前人之述備已,我在此主要是想陳述一些找工作時的要點、細節(jié)、問題及其技術(shù)性分析。文中有用第二人稱的地方,只是為了行文方便,各位看著別扭或不順的地方,還請包涵,無意冒犯。

  PART1 學會學習

  

  之所以把這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我覺得學習能力是人這一生中發(fā)展的基礎(chǔ)。我在這說的不是academic的學習方法,而是日常生活中學習別人長處的意識、感覺、心態(tài)等軟性能力。舉個例子:曾經(jīng)有個part-time同學(老外,已工作),向我“炫耀性”的展示他在公司做某個項目時用的軟件和方法,同時也是在貶損學校課程的過時。雖然他只是展示了他Excel文件的一角,但從中我看到了Excel在這個行業(yè)內(nèi)的一個實際應用(課程設置中并沒有Excel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之后自己找老師找同學了解到了這個問題的概貌。在一個面試中果然就“考”到了這個問題,雖然我沒操作過,但至少很懂得要怎樣去用,要用什么等問題的忽悠過去了。簡要的說首先要知道該學什么,然后主動向有經(jīng)驗的請教,再次自己回頭再多鉆研。這個能力也是從我一位非常敬佩和感謝的學長兼兄弟那學到的??傊?,三人行必有我?guī)?。其實在最前面先提【學習能力】是想說,我寫的不免有個人局限性,雖然我注意到了要易于別人參考,但能有多大的價值,還得靠個人思考。

  

  PART2 長遠謀劃,重視細節(jié)

  

  對于我來說,從決定留學—申請—學習—找到工作,其實這一切,在3年前申請時就已經(jīng)開始一步步的“注定”。這話有夸張因為說得輕巧過程確實艱難,但沒有裝13因為做規(guī)劃時的分析和decision **基本都是正確。很多分析我身邊的朋友都聽我談過并給我過建議,他們知道并非事后諸葛亮。

  

  懂行的前輩,看到我的專業(yè)可能就會會心的一笑,原來是CE啊!黃金就業(yè)(從這點你就能想到我1年前謀的是什么)。前幾年貌似是的,但是且不說今年的整體就業(yè)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單就說擇校、課程設置、選課內(nèi)容、作業(yè)完成、個人進步等等就有無數(shù)的變數(shù)。例如不同學校類似課程的差異,essay給了topic后你怎么寫對找工作最有幫助,group coursework你develop什么能力最好,dissertation選什么題目等等,這些你都了解過考慮過嗎?其實用不著我說,有心的朋友研究過論壇上job offer的經(jīng)驗貼就知道什么專業(yè)的相對好找工作。但是,這并不代表讀了就能找到,除了天災(金融危機),個人的特點、學習能力、適應力等等在后期都會產(chǎn)生影響。我在這并不是鼓吹大家都來讀CE,專業(yè)只是占了其中一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比如正好我不想讀航空了,比如我很適合這個的課程(沒讀前是預估,現(xiàn)在說可以算是印證),比如……一招沒算準,就有可能陷入被動,導致滿盤皆輸,浪費時間金錢不說,丟掉了自己原來主業(yè)和興趣是非常不值得的。具體的shortcomings我說一句:以一年英國Master這樣的背景進國內(nèi)好一些的設計院分分鐘被東大同濟一大片博士甚至碩士秒殺的份(當然,大家都不好進)。我一直想尋求穩(wěn)定可我一直都在賭博,賭贏了我現(xiàn)在可以在這說說,賭輸了我現(xiàn)實生活全面陷入被動(當然后來又尋到了另一條出路,不細表了)。所以不要見異思遷,轉(zhuǎn)專業(yè)是有風險的,就像彎道超車一樣。準確的自我評價,廣泛的聽取意見,盡可能多的精心謀劃細節(jié),不管讀什么專業(yè)都會有好的出路,這才是我想說的重點。

  說得玄乎些,我2004年進大學選擇航空專業(yè)也是經(jīng)過了一番深思熟慮——雖然那時能考慮到還很淺,比如就沒評估好自己在數(shù)學力學等方面的能力。2008年畢業(yè)時,大飛機項目上馬,我還是比較后悔自己實力不濟的,這就是命。不過經(jīng)過一年碩士的學習,也印證了我本科4年時的想法:這科你舉步維艱,沒準那科卻會如魚得水。永遠不要失去信心。

 

  再扯一些“聽取意見”這條,廣泛但不要無目的地聽那些人云亦云。有些人現(xiàn)實生活太壓抑,上網(wǎng)純粹找樂子發(fā)泄的,反正又不用負責任,說實話這種事我在MOP上也干過,我覺得就事情本身來說還算OK。但對于外人來說,這些話聽過就好,一兩次沒問題,既然那么多人說肯定有其道理,可了解個背景之后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而對于有些習慣性潑冷水的就一笑了之吧。如果留心,你能發(fā)現(xiàn)一些有主見有思想正經(jīng)討論問題時不是只說結(jié)論的朋友,這才是你學習和請教的對象。在這我說的是學業(yè)事業(yè),玩的時候還是要有點娛樂精神的好。

  

  決策方面說得有點虛,我只是舉個例子,說明人生規(guī)劃和細節(jié)考慮的重要性。也就是那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關(guān)于重視細節(jié),后文還有很多地方你們能感受到。

  

  最后我想說機關(guān)算盡難免會有殫精竭慮的疲憊感,有空讀讀詩文經(jīng)典,能在挫折的時候保持信馬由韁的恬淡自然。減少國人間的內(nèi)耗,把心思多用在自己身上。

  PART3 認清形勢,廣納信息,充分準備

  

  今年的就業(yè)有多難毋庸贅言,但在英國這個本身就不太好找工作的國家,在金融危機之下,卻有了亂世重新洗牌草根翻身的感覺。例如,有的公司一面裁掉工資高的舊人,一面招工資低的新人,這就是對graduate的機會。又如有不少小一些的公司人員結(jié)構(gòu)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而且在金融危機中穩(wěn)中求進。比如我拿到offer這家(總共也有近400號人了..),此外還有位論壇的“已故”前輩(ID被封哈哈)告訴我他們的公司也招了2新人。

  

  我知道還是有不少國人畢業(yè)生今年在英國找到了工作,3個法律的頂級律所(Clifford Chance,Linklaters,還有個忘了),1個航空的(Airbus),1個通訊的(高盛1年placement),1個鐵路的(Siemens)……還能列舉不下10個但不熟他們公司的名字了,專業(yè)大致有商科(包括在TS寫過經(jīng)驗貼的Satandy美女)、汽車、數(shù)學、計算機、石油等。這至少能說明,機會是有的,試了發(fā)現(xiàn)自己實力不濟就不說了咱再提高,別不嘗試就說放棄。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這有個問題,你手頭上掌握了多少成功的case,你從他們那學到什么了嗎?由此引出信息收集這一條——細心,主動。除了各種面經(jīng)、心得,在這說說最主要的job opportunity。學長、中介、學院、行業(yè)雜志和機構(gòu)、同學(特別是part-time讀書有工作的)還有你認識的一些local都可以向你提供信息,前四個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信息掌握的越多,機會也越多,成功的概率也越大。有些公司雖然recruitment programme沒關(guān),但其實并沒在招人,有內(nèi)線的話投簡歷時不用報太大希望,也不會有太多的挫折感。一旦開招,你能向他了解一些所招職位的情況,職位所需要的skill等,CV有的放矢沒準能讓你闖過一兩關(guān)。中介的資源要好好用,中介五花八門的公司廣告是最多的。但也要有平常心,中介只是提供信息的,沒有什么跟公司的“關(guān)系”之說,CV遞過去給公司,給不給面試,面試給不給offer還得靠自己。投幾家大的就差不多了,因為很多中介在網(wǎng)上搜簡歷時都會交叉,我就有被肯定沒投過的中介聯(lián)系過。用中介有個問題,中介有時能提供公司主頁上沒有的信息,但有一位WSP負責招過人的前輩告訴我如果有確切的招聘信息就不要用中介,因為如果應聘成功,他們要給中介付錢。另外,如果一旦用過中介跟該家公司打交道(第一次失敗了),以后短期內(nèi)再申請該公司同一職位或別的office或別的職位,都得算中介的,所以要慎用。學院方面,導師會給你推薦一些公司,小米也會把廣告之類的發(fā)給你。最后說一說雜志的用法,很多小公司都是某些大的行業(yè)雜志的membership之類等,一般在Yearbook之類的會有匯總,從中你能掌握一堆小公司的名字,然后Google去吧,這條是我事后才發(fā)現(xiàn)的,有一定的實用性。手頭上掌握的資源越多(不單單是job opportunity),才能由量變引發(fā)質(zhì)變。

  信息是第一步,隨后還需要個人充分的準備。雖然我是7月底才開始很認真的在英國找,但一直以來都做有找工作準備,正如前面說的心得資料的搜集和整理等等,只是國內(nèi)有底了不想腳踏兩條船,所以沒有付諸行動。當遇到變化,轉(zhuǎn)型起來很快,2天就把CV發(fā)了一圈。在這里不妨說下CV和covering letter,經(jīng)過3個面試通知,我大致能感覺出一個能拿面試的CV是啥樣。語言格式那些career centre能幫忙就不多述了。內(nèi)容方面實在不好描述,心得大致有:a課程設置對該職位要求的匹配度;b強調(diào)所獲得知識和技能對該職位要求的匹配度;c可以適當夸大自己在團隊的作用;d對職位所需的東西一定要有,沒有學過就在covering letter里說自學過,然后立馬找資料來研究。我的CV肯定不怎么出色,但能混到最出色的那一堆里,我是這么自我評價的,先把第一步邁出來再說。OK,這又問題來了,CV或是面試中“虛”的部分面試時怎么處理。首先,我覺得還是以誠為本,工作經(jīng)歷沒有的就別吹,實習少量,社團隨意,一切建立在你能自圓其說的基礎(chǔ)上。其次,還是那句話搜集大量資料,你沒經(jīng)歷過的你總看過吧再不成問也能問到,比如社團的活動,中國高校這個主席那個部長的滿地是,隨便抓一個的經(jīng)歷來當做自己的,表現(xiàn)領(lǐng)導能力、組織能力、交流、管理等等那種的例子都有了。我是在那個圈子里混過,三兩句話張冠李戴不難。工作經(jīng)歷的我提個思路,找你親戚,一般人不會告訴你太細確切的說是你也不好問的太細,要理解別人。再次,每個職位有特別需要的skill時(有時job description會有,有時要靠自己打聽),能自學的立刻自學,沒操作過沒關(guān)系反正咱是graduate,了解個大概有點話說總比沒有好。

  面試方面的準備,兩個字:技巧。我總共面試了3次,縱觀整個job hunting,實力我從不敢說自己有了,除了運氣沒啥好說的之外,準備+技巧是我對自己做得最滿意的地方。準備什么?面試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口語很爛,因為原來以為能回國了就放棄了很多練習的機會(學弟學妹們謹記,英語要拼命玩好)。沒關(guān)系,我干脆把潛在的所有問題寫好背下來。我用一句類似的話來形容自己,(口語差得)連跟前臺MM調(diào)侃的話都要去準備,(準備細得)連跟前臺MM調(diào)侃的話都準備好了。(插一句看來的話:“從你到達公司的第一刻你的面試就開始了”。)準備到什么程度?收發(fā)自如,融會貫通。因為你寫的肯定有些東西是冠冕堂皇的或者很書面化的,以及每個例子對應一定的問題,要做到說起這些沒有在“背”的感覺,遇到不是很匹配的問題能繞到自己的例子里,并且不臉紅,大量的練習是必須的。因為提的問題肯定不完全吻合你準備的,所以要學會套用,事前想好那些cases是一類的,靈活應對。

  “準備”是表面,能這么做的基礎(chǔ)是“技巧”,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料敵先機方能充分準備。這要在網(wǎng)上搜集和思考出針對自己的大量的面試問題,揣摩題目考察的含義,精心設計自己的回答。第四部分是我對一些問題的分析,一些技巧有的是我事前就預料到的,有的是事后的分析。不敢說是100%原創(chuàng),我也不想當Rerence。因為我每次面試回來都做記錄,哪里表現(xiàn)好了,哪里不敵了,根據(jù)當時對方的表現(xiàn)去回憶,總結(jié)得失。有一次還錄有音,分析自己的發(fā)音和緊張狀態(tài)下的表現(xiàn)??梢哉f,面試80%的問題都在我的意料范圍內(nèi)或可以用我準備過的東西來回答(一般問題+專業(yè)問題),因為是事先思考過的,答案基本是我能表現(xiàn)的最高水平,再不合格,那也是我還要提高的地方。遇到的筆試等環(huán)節(jié)基本也算是正中下懷,當然有運氣成分,但是我覺得還是有跡可循的。

  在這還提幾個細節(jié),以免等會忘了或不做技巧性分析了。

  1. 有個公司去之前要做verbal reasoning assessment。大致是雅思T/F/NG題,百度一下你就知道,論壇上也有很多前輩說過。我就說說我的心得。1.練習和正式測試都是SHL http://www.shl.com/dault.aspx 這個機構(gòu)出的,網(wǎng)上有模擬題感覺都沒SHL自己的練習題像,還有個上海交大版的資料當時因為暑假朋友都回家了就沒去搞,總之練習還是去SHL好。2. SHL官網(wǎng)的練習有個問題就是當場沒答案的,好像是過段時間會發(fā)給你做的結(jié)果,我現(xiàn)在都還沒收到。我的建議是把每套題屏幕截圖下來,找2-3個朋友一起做,做完討論,爭取把每題的邏輯搞懂,熟悉這個感覺。3.我感覺練習比正式測試的題目難度略低,至少文章長度上我遇到的練習起碼有些短一些的,測試全是長的。并且練習時可以回頭,測試只能往下點,第一次考要當心。4.這個測試是有題庫的,我把我正式測試的題目截下來給一朋友看,她說她做過,我汗。5. Verbal reasoning test很多大公司都會考,或網(wǎng)上或assessment centre有時間一定要練,要早練。

  

  2. 臨行準備。列車時刻表,出門時間都一一算好了,從容前往,別西裝革履卻趕得滿頭大汗的。提前半小時,巧克力,半瓶紅牛……什么能讓你HIGH起來吃什么,下午面試的可以再加半杯咖啡,但別喝太多,磕完藥別忘了用水漱漱口嚼嚼口香糖。對了,車票是可以報銷的。

  

  3. 儀表。我覺得西服是必須的,最好準備兩條領(lǐng)帶,有條件的襯衣也可以變換,因為一般不可能一次搞定,平時不帶表的可以借塊,裝飾或小組討論時看時間都用得著。面試時從握手、眼神交流、起立坐下、禮節(jié)風度都要留心??傊?,我不想在這些非專業(yè)方面的問題上失分,有個公司在給我的feedback里提到過“personable”一詞,說明他們是注意到了這些的,特別是有HR在場的面試。

  

  4. 面試時保持笑容,積極的態(tài)度,遇到不好回答的問題,不要放棄,盡量給出你的想法,至少積極的探索。利用上洗手間的時間,對自己的半場表現(xiàn)快速審視,對負面問題一定要進行補救,例如你新的想法,你打算的改進措施。

  

  5. 充分熟悉你的簡歷,每一條,你個每一個課程、作業(yè)、實習經(jīng)歷都要有一堆話來說(輕重比例跟你你面試的公司職位描述和需要的關(guān)鍵技能來定)。說的模式可以遵照“STAR” 即:

  Situation: Provide a bri overview of the situation.

  Task: Outline the specific task or responsibility that you were asked to accomplish.

  Action: Explain the action or activities you took and why.

  Result: Describe the positive result or outcome of your actions; if you are asked about a negative situation, indicate what you learned and/or how you would act differently.

  

  6. 仔細研究公司的背景,公司的業(yè)務,最近的進展。面試官的情況也要了解,作為最后提問題環(huán)節(jié)可以針對一下。重點是要充分理解這個職位的職位描述,以公司的要求為目標,tailored自己的技能,然后找到例子去表現(xiàn)它。比如,去給我offer的公司二面前,在一面的基礎(chǔ)上又得找話說,我重點研究了公司一個去年加入的graduate的發(fā)展,因為他的昨天沒準就是我的明天。這人本來沒通知我會參加面試的,結(jié)果那天臨時加入,我那是心花怒放,拋給他的問題和交流也讓他心花怒放。

  

  7. 4.5兩條可以總結(jié)為知己知彼,然后在面試的每一次交流機會中盡可能的表現(xiàn)自己。

  8. 面試完了發(fā)一封感謝信給面試官。內(nèi)容:a感謝你的時間b對面試時的一些問題進行補充,對面試的體會(當然要是積極的)c對公司的喜愛和該職位的渴望。在拿offer后對給你寫Rerence的推薦人也要發(fā)一封感謝信,首先是感謝,其次禮節(jié)需要,再次算是提醒(因為公司發(fā)offer后會聯(lián)系推薦人核實你的信息)。論壇里看到過一位北美的朋友因為導師去holiday了沒及時反饋丟了一個offer,要注意并跟公司說明這個的可能性。推薦人的選擇上,我的感覺是首先是nice的,好說話能說好話的;其次是大牌,Prof不一定比得上一些老的Dr,好好研究學院導師的履歷,業(yè)內(nèi)有名的跟面試官認識的,至少會讓你的面試氣氛得到一個調(diào)節(jié)的機會,我就遇到了。再次,personal tutor,理論上他往往是最挺你的人吧。

  Part 4 面試問題技巧性分析及舉例

  這部分只是我粗略對部分問題的技術(shù)性分析和回答思路,一家之言還請多多自酌,倘若能拋磚引玉那再好不過。

  1. Tell me about your management experience

  一般來說graduate的管理經(jīng)驗也就社團之類的了,沒有就編吧??傊憔鸵氲揭粋€個case,可以刻意營造各種困難或條件,去展示你的各種能力(領(lǐng)導能力、說服能力、problem-solving等等),能力不是亂展示,你要想能展示公司需要的能力的例子,包含越多越好。這個問題我沒被特意去問,但我準備的回答能套到別的問題去。比如你遇到的一個難題是怎么解決的。

  2. Where do you see yourself in five/ten years?

  這個問題很重要,職業(yè)規(guī)劃能看得出你這個人對這份工作的熱情和持久度,一定要搞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短期的要現(xiàn)實,內(nèi)容上正好是這個職位的發(fā)展正是你想要的,長期可以雄心壯志些,轉(zhuǎn)成管理或者戰(zhàn)略決策怎樣的隨你。

  

  3. What are you looking for in this job?

  可以和第二個問題結(jié)合,看出你對這個職位的理解和你想要的。你想要的一定正好是這個職位有的,好好研究job description,能聯(lián)系到歷年的graduate更好。

  

  4. Why do you want to work here? How much do you know about us?

  對公司的了解,很經(jīng)典的一個問題,必問。我的模式:描述一下公司的業(yè)務,舉個公司最得意的項目例子,然后說自己特別感興趣的,可以是項目,職業(yè)培訓等,正好這些是我想要的,最后說一下公司的氛圍。不時的提出:給我很深的印象,我很喜歡,這很吸引我,這類的話。

  5. Can you work under pressure?

  沒有專門被問,但準備的例子能套到很多問題,比如你最大的優(yōu)點,你管理時間方面做得怎樣,你怎么處理緊張等等,再一次強調(diào)把你準備的例子分類,充分熟悉,融會貫通。

  6. Why should we hire you for this position?

  重點問題,一定要研究這個職位要的是什么,公司其實也是看你對這個職位的理解。 然后針對著寫。我這里寫的是:學術(shù)背景(請熟悉公司業(yè)務)、表現(xiàn)數(shù)學能力的(公司說要的)、團隊能力、快速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因為說有機會出差),看你對職位的認識了,公司沒提到的不要亂表現(xiàn),扯太多就沒重點了。另外說一句,你在網(wǎng)上搜的一堆面試經(jīng)典問題,很多問題的可回答花樣性很低,答來答去就就那些能力,別覺得惡心,首先你可以用不同的例子和經(jīng)歷去表現(xiàn),其次實戰(zhàn)中被問到的機會沒你看著那么多,再次多練多熟。

  

  7. How long would you stay with the company?

  考察忠誠度。小公司會問,告訴他你看重學到新東西和應用自己知識的機會,希望能長期發(fā)展。大公司問過我Have you applied for other companies’ positions?我照實答了,然后問我對兩家公司有怎么感覺,我扯了一下當然要主要表現(xiàn)他們好的,等于說又show了一下對他們的吹捧,效果不詳。

  8. Where do you see this industry going?

  沒被問過,我主要是準備來考筆試寫作時用的,因為離學期結(jié)束有個把月,東西忘得差不多了。就當是復習,再看看業(yè)內(nèi)的雜志、新聞也好。有備無患。

  9. In what ways do you believe your undergraduate major helped prepare you for this position?

  沒被直接問,但問了我轉(zhuǎn)專業(yè)的事,我套用了一部分準備好的。如果學科有交叉的,比如你學工科的轉(zhuǎn)金融,數(shù)學總學過吧,就這扯類的。實在不行扯學習能力。

  

  10. What was your favorite course in college?

  最喜歡的課,被問過。我建議一定是這個職位最需要的課,同樣是介紹下課程+舉例子你特別喜歡的coursework,例子上用說過的STAR法,最后點一下這課對你的career很有用。)

  11. Why did you choose the college you attended?

  你為什么選現(xiàn)在的學校,不止被問過一次。原因要合理,可以跟別的學校對比但千萬別踩別人,點一下城市環(huán)境、學校設施、生活標準等等展示你考慮的全面性,如果面試官跟學校有聯(lián)系的扯一下校友網(wǎng)的事。

  12. 轉(zhuǎn)專業(yè).

  對我來說很重頭的事。每個人情況不一,就不說了,在這只是強調(diào)一下轉(zhuǎn)專業(yè)的同學一定要精心準備。當時,面試官連夸我的是smart的回答還補充了一句當年他從xxx跳槽來時就說了一句他不想在那干了想換個環(huán)境,我想他可能也明白我有點繞的意思,但他喜歡呵呵。不管怎樣,你用心了別人會看到的。

  13. Describe a tough problem that you have dealt with, tell me how you approached it and the outcome.

  這個tough problem每個人經(jīng)歷過的不要太多,所以一定要選最合適這個職位的。我在第一個問題說過可以套用,但社團活動那些我感覺不是最好的,因此我還準備有學術(shù)方面的回答。記得把你準備的分類,排優(yōu)先級,選最合適的。內(nèi)容上,是要表現(xiàn)你的problem-solving skill的,首先你要有條理,我發(fā)現(xiàn)Firstly后面跟I categorised the problems into XXX(identify problem)效果不錯,因為我說完這句HR立刻在記著什么(分析自己每一次面試的表現(xiàn)總結(jié)成敗)。然后就看個人發(fā)揮了。記得說你的outcome或者學到什么。這個問題有后續(xù),就是會問你為什么成功(或失敗),我當時還是有點措手不及的。

  

  14. Tell me about a time when your manager was unavailable and you had to solve an immediate problem. What did you do and what was the outcome?

  這個問題測試的是你的自主能力。在這里提醒一點,我在這用的是一個團隊的項目,千萬不要表現(xiàn)出埋怨態(tài)度,總之最好就是找客觀原因,大家都沒錯,多用may be、perhaps之類的詞。然后怎么解決的秀一把自己的別的什么能力,組織能力、領(lǐng)導能力等等。當時HR就說了一句well done! 說明這個回答策略還是可以的。

  15. What is your greatest professional strength?

  被問過,要準備的問題之一,最好選擇job description里match程度最高的。

  16. What is your greatest professional weakness?

  你的缺點。一定要說那種無可奈何的,以后能改進的,比如一直都在讀書沒機會開始工作,說缺少實戰(zhàn)經(jīng)驗很安全。

  17. Describe an unsuccessful project you have been involved with at work, and assess why it was not successful.

  一定要準備一個你“失敗”的項目,不要真的徹底失敗的那種,我覺得最好的答案是,你覺得做的不是很滿意的(當然確實是要有點瑕疵),這個問題是看你從中吸取到什么教訓,怎么分析失敗,和對待失敗的。這個問題也有后續(xù),就是問你再讓你做一次你打算怎么做,繼續(xù)重復你解決tough problem那個問題的思路吧。

  

  18. What was the last book you read? How did it affect you? Whom do you most admire? Your favorite interesting?

  這種雜七雜八的問題,我都沒被問過。在這里提一提只是個人感覺大公司有人力資源人在的很可能會問,所以我準備了。方向上不能完全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亂答,還是要有計劃的去表現(xiàn)自己的特質(zhì),要對公司職位有用的優(yōu)點。

  

  19. Salary

  不要主動問薪水,強調(diào)自己看重學習和發(fā)展的機會,你可以說在經(jīng)過了解后給個范圍。

  

  20. 簽證及工作許可

  一般是PSW+T1(General)的方案,能辦工作簽證簽T2的就不說了。

  

  21. 提問環(huán)節(jié)

  提問時間,是你最后的表現(xiàn)機會,要表現(xiàn)出你對這個職位的興趣,熱情,不要問公司網(wǎng)頁上能找到的問題,但可以深入問,比如問培訓計劃具體怎樣,公司未來幾年的發(fā)展。也可以問面試官他領(lǐng)域的問題,看你的人肉本事了。抓住最后一次show time的機會,我當時做得應該還算蠻成功的。

  22. 最后別忘了感謝,要business card或email發(fā)感謝信,就算被拒了留一個路子以后沒準還有請教學習的機會甚至業(yè)務往來。

  

  以上是我對一部分問題的體會,專業(yè)方面的(CV上的每一個賣點都得有話要說)以及針對個人的一些問題還需要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多加準備。希望能給大家?guī)硇└杏X。

  Part 5 結(jié)語及其他

  暫時就寫這些吧。最后想說的是在國外混不容易,單就過去的1、2個月就讓我的心理厚厚的磨上了幾層繭。本來一心以為可以回國的卻因一些變動吹掉了,對我來說無論是從背景還是專業(yè)知識、項目經(jīng)驗來說,自個回國闖基本死路一條。生活費也只計算到9月之用。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決定背水一戰(zhàn)。壓力很大,每天要到健身房跑一定量的步才睡的著,從每天5K一直跑到1.1W,回過頭來看前一個月心有余悸。如今稍微緩和些了,可大小瑣事和挑戰(zhàn)不斷,在這邊就是永無寧日的感覺,只要一放松很快就落后了,也不跟誰比,從自己做事吃力時間吃緊就感覺得出來,哎就不患得患失了。從去年被coursework折磨開始,我就常對自己說經(jīng)歷過了這一切,以后覺得困難的事會少許多。正在這條路上的走朋友們遇到困難就死硬抗著吧,咱們好歹是億萬年物競天擇下來的勝利者,給自己點信念,頂住了堅持住,用心就一定會有收獲的。祝自己好運,祝各位好運。

    

我的留英求職心得我的留英求職心得我的留英求職心得

  我是去年過來讀Master的,從本科航空方向轉(zhuǎn)到土木方向,無paper無工作經(jīng)驗。今年7月底國內(nèi)聯(lián)系的工作失手,開始在這背水一戰(zhàn),8月21號收獲offer。2個公司總共面了3次,經(jīng)驗不全面但也算是摸著了一些門道。

  閑話少敘,轉(zhuǎn)入正題。關(guān)于申請流程的介紹前人之述備已,我在此主要是想陳述一些找工作時的要點、細節(jié)、問題及其技術(shù)性分析。文中有用第二人稱的地方,只是為了行文方便,各位看著別扭或不順的地方,還請包涵,無意冒犯。

  PART1 學會學習

  

  之所以把這個放在第一位,是因為我覺得學習能力是人這一生中發(fā)展的基礎(chǔ)。我在這說的不是academic的學習方法,而是日常生活中學習別人長處的意識、感覺、心態(tài)等軟性能力。舉個例子:曾經(jīng)有個part-time同學(老外,已工作),向我“炫耀性”的展示他在公司做某個項目時用的軟件和方法,同時也是在貶損學校課程的過時。雖然他只是展示了他Excel文件的一角,但從中我看到了Excel在這個行業(yè)內(nèi)的一個實際應用(課程設置中并沒有Excel相關(guān)的內(nèi)容),之后自己找老師找同學了解到了這個問題的概貌。在一個面試中果然就“考”到了這個問題,雖然我沒操作過,但至少很懂得要怎樣去用,要用什么等問題的忽悠過去了。簡要的說首先要知道該學什么,然后主動向有經(jīng)驗的請教,再次自己回頭再多鉆研。這個能力也是從我一位非常敬佩和感謝的學長兼兄弟那學到的。總之,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F鋵嵲谧钋懊嫦忍帷緦W習能力】是想說,我寫的不免有個人局限性,雖然我注意到了要易于別人參考,但能有多大的價值,還得靠個人思考。

  

  PART2 長遠謀劃,重視細節(jié)

  

  對于我來說,從決定留學—申請—學習—找到工作,其實這一切,在3年前申請時就已經(jīng)開始一步步的“注定”。這話有夸張因為說得輕巧過程確實艱難,但沒有裝13因為做規(guī)劃時的分析和decision **基本都是正確。很多分析我身邊的朋友都聽我談過并給我過建議,他們知道并非事后諸葛亮。

  

  懂行的前輩,看到我的專業(yè)可能就會會心的一笑,原來是CE啊!黃金就業(yè)(從這點你就能想到我1年前謀的是什么)。前幾年貌似是的,但是且不說今年的整體就業(yè)形勢急轉(zhuǎn)直下,單就說擇校、課程設置、選課內(nèi)容、作業(yè)完成、個人進步等等就有無數(shù)的變數(shù)。例如不同學校類似課程的差異,essay給了topic后你怎么寫對找工作最有幫助,group coursework你develop什么能力最好,dissertation選什么題目等等,這些你都了解過考慮過嗎?其實用不著我說,有心的朋友研究過論壇上job offer的經(jīng)驗貼就知道什么專業(yè)的相對好找工作。但是,這并不代表讀了就能找到,除了天災(金融危機),個人的特點、學習能力、適應力等等在后期都會產(chǎn)生影響。我在這并不是鼓吹大家都來讀CE,專業(yè)只是占了其中一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況,比如正好我不想讀航空了,比如我很適合這個的課程(沒讀前是預估,現(xiàn)在說可以算是印證),比如……一招沒算準,就有可能陷入被動,導致滿盤皆輸,浪費時間金錢不說,丟掉了自己原來主業(yè)和興趣是非常不值得的。具體的shortcomings我說一句:以一年英國Master這樣的背景進國內(nèi)好一些的設計院分分鐘被東大同濟一大片博士甚至碩士秒殺的份(當然,大家都不好進)。我一直想尋求穩(wěn)定可我一直都在賭博,賭贏了我現(xiàn)在可以在這說說,賭輸了我現(xiàn)實生活全面陷入被動(當然后來又尋到了另一條出路,不細表了)。所以不要見異思遷,轉(zhuǎn)專業(yè)是有風險的,就像彎道超車一樣。準確的自我評價,廣泛的聽取意見,盡可能多的精心謀劃細節(jié),不管讀什么專業(yè)都會有好的出路,這才是我想說的重點。

  說得玄乎些,我2004年進大學選擇航空專業(yè)也是經(jīng)過了一番深思熟慮——雖然那時能考慮到還很淺,比如就沒評估好自己在數(shù)學力學等方面的能力。2008年畢業(yè)時,大飛機項目上馬,我還是比較后悔自己實力不濟的,這就是命。不過經(jīng)過一年碩士的學習,也印證了我本科4年時的想法:這科你舉步維艱,沒準那科卻會如魚得水。永遠不要失去信心。

 

  再扯一些“聽取意見”這條,廣泛但不要無目的地聽那些人云亦云。有些人現(xiàn)實生活太壓抑,上網(wǎng)純粹找樂子發(fā)泄的,反正又不用負責任,說實話這種事我在MOP上也干過,我覺得就事情本身來說還算OK。但對于外人來說,這些話聽過就好,一兩次沒問題,既然那么多人說肯定有其道理,可了解個背景之后還是要有自己的主見,而對于有些習慣性潑冷水的就一笑了之吧。如果留心,你能發(fā)現(xiàn)一些有主見有思想正經(jīng)討論問題時不是只說結(jié)論的朋友,這才是你學習和請教的對象。在這我說的是學業(yè)事業(yè),玩的時候還是要有點娛樂精神的好。

  

  決策方面說得有點虛,我只是舉個例子,說明人生規(guī)劃和細節(jié)考慮的重要性。也就是那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關(guān)于重視細節(jié),后文還有很多地方你們能感受到。

  

  最后我想說機關(guān)算盡難免會有殫精竭慮的疲憊感,有空讀讀詩文經(jīng)典,能在挫折的時候保持信馬由韁的恬淡自然。減少國人間的內(nèi)耗,把心思多用在自己身上。

  PART3 認清形勢,廣納信息,充分準備

  

  今年的就業(yè)有多難毋庸贅言,但在英國這個本身就不太好找工作的國家,在金融危機之下,卻有了亂世重新洗牌草根翻身的感覺。例如,有的公司一面裁掉工資高的舊人,一面招工資低的新人,這就是對graduate的機會。又如有不少小一些的公司人員結(jié)構(gòu)還是比較穩(wěn)定的,而且在金融危機中穩(wěn)中求進。比如我拿到offer這家(總共也有近400號人了..),此外還有位論壇的“已故”前輩(ID被封哈哈)告訴我他們的公司也招了2新人。

  

  我知道還是有不少國人畢業(yè)生今年在英國找到了工作,3個法律的頂級律所(Clifford Chance,Linklaters,還有個忘了),1個航空的(Airbus),1個通訊的(高盛1年placement),1個鐵路的(Siemens)……還能列舉不下10個但不熟他們公司的名字了,專業(yè)大致有商科(包括在TS寫過經(jīng)驗貼的Satandy美女)、汽車、數(shù)學、計算機、石油等。這至少能說明,機會是有的,試了發(fā)現(xiàn)自己實力不濟就不說了咱再提高,別不嘗試就說放棄。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

  

  這有個問題,你手頭上掌握了多少成功的case,你從他們那學到什么了嗎?由此引出信息收集這一條——細心,主動。除了各種面經(jīng)、心得,在這說說最主要的job opportunity。學長、中介、學院、行業(yè)雜志和機構(gòu)、同學(特別是part-time讀書有工作的)還有你認識的一些local都可以向你提供信息,前四個我覺得是比較重要的。信息掌握的越多,機會也越多,成功的概率也越大。有些公司雖然recruitment programme沒關(guān),但其實并沒在招人,有內(nèi)線的話投簡歷時不用報太大希望,也不會有太多的挫折感。一旦開招,你能向他了解一些所招職位的情況,職位所需要的skill等,CV有的放矢沒準能讓你闖過一兩關(guān)。中介的資源要好好用,中介五花八門的公司廣告是最多的。但也要有平常心,中介只是提供信息的,沒有什么跟公司的“關(guān)系”之說,CV遞過去給公司,給不給面試,面試給不給offer還得靠自己。投幾家大的就差不多了,因為很多中介在網(wǎng)上搜簡歷時都會交叉,我就有被肯定沒投過的中介聯(lián)系過。用中介有個問題,中介有時能提供公司主頁上沒有的信息,但有一位WSP負責招過人的前輩告訴我如果有確切的招聘信息就不要用中介,因為如果應聘成功,他們要給中介付錢。另外,如果一旦用過中介跟該家公司打交道(第一次失敗了),以后短期內(nèi)再申請該公司同一職位或別的office或別的職位,都得算中介的,所以要慎用。學院方面,導師會給你推薦一些公司,小米也會把廣告之類的發(fā)給你。最后說一說雜志的用法,很多小公司都是某些大的行業(yè)雜志的membership之類等,一般在Yearbook之類的會有匯總,從中你能掌握一堆小公司的名字,然后Google去吧,這條是我事后才發(fā)現(xiàn)的,有一定的實用性。手頭上掌握的資源越多(不單單是job opportunity),才能由量變引發(fā)質(zhì)變。

  信息是第一步,隨后還需要個人充分的準備。雖然我是7月底才開始很認真的在英國找,但一直以來都做有找工作準備,正如前面說的心得資料的搜集和整理等等,只是國內(nèi)有底了不想腳踏兩條船,所以沒有付諸行動。當遇到變化,轉(zhuǎn)型起來很快,2天就把CV發(fā)了一圈。在這里不妨說下CV和covering letter,經(jīng)過3個面試通知,我大致能感覺出一個能拿面試的CV是啥樣。語言格式那些career centre能幫忙就不多述了。內(nèi)容方面實在不好描述,心得大致有:a課程設置對該職位要求的匹配度;b強調(diào)所獲得知識和技能對該職位要求的匹配度;c可以適當夸大自己在團隊的作用;d對職位所需的東西一定要有,沒有學過就在covering letter里說自學過,然后立馬找資料來研究。我的CV肯定不怎么出色,但能混到最出色的那一堆里,我是這么自我評價的,先把第一步邁出來再說。OK,這又問題來了,CV或是面試中“虛”的部分面試時怎么處理。首先,我覺得還是以誠為本,工作經(jīng)歷沒有的就別吹,實習少量,社團隨意,一切建立在你能自圓其說的基礎(chǔ)上。其次,還是那句話搜集大量資料,你沒經(jīng)歷過的你總看過吧再不成問也能問到,比如社團的活動,中國高校這個主席那個部長的滿地是,隨便抓一個的經(jīng)歷來當做自己的,表現(xiàn)領(lǐng)導能力、組織能力、交流、管理等等那種的例子都有了。我是在那個圈子里混過,三兩句話張冠李戴不難。工作經(jīng)歷的我提個思路,找你親戚,一般人不會告訴你太細確切的說是你也不好問的太細,要理解別人。再次,每個職位有特別需要的skill時(有時job description會有,有時要靠自己打聽),能自學的立刻自學,沒操作過沒關(guān)系反正咱是graduate,了解個大概有點話說總比沒有好。

  面試方面的準備,兩個字:技巧。我總共面試了3次,縱觀整個job hunting,實力我從不敢說自己有了,除了運氣沒啥好說的之外,準備+技巧是我對自己做得最滿意的地方。準備什么?面試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口語很爛,因為原來以為能回國了就放棄了很多練習的機會(學弟學妹們謹記,英語要拼命玩好)。沒關(guān)系,我干脆把潛在的所有問題寫好背下來。我用一句類似的話來形容自己,(口語差得)連跟前臺MM調(diào)侃的話都要去準備,(準備細得)連跟前臺MM調(diào)侃的話都準備好了。(插一句看來的話:“從你到達公司的第一刻你的面試就開始了”。)準備到什么程度?收發(fā)自如,融會貫通。因為你寫的肯定有些東西是冠冕堂皇的或者很書面化的,以及每個例子對應一定的問題,要做到說起這些沒有在“背”的感覺,遇到不是很匹配的問題能繞到自己的例子里,并且不臉紅,大量的練習是必須的。因為提的問題肯定不完全吻合你準備的,所以要學會套用,事前想好那些cases是一類的,靈活應對。

上123下

共3頁

閱讀全文

相關(guān)留學熱詞

  • 澳際QQ群:610247479
  • 澳際QQ群:445186879
  • 澳際QQ群:414525537